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7055公里,在建里程1万多公里,已成为世界高铁系统技术最全、继承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是铁道部总工程师兼客运专线总设计师、技术委员会主任何华武,在此间举行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透露的。
何华武说,2007年,我国铁路实现了第六次大提速,部分铁路线路时速至每小时220-250公里,线路运营里程达到2876公里,各大城市相继开通高速列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此后,我国投产了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高铁,如京津、武广、郑西、沪宁高速铁路,这4条高速铁路代表了当今世界高速铁路的最高水平。
同时,我国投产了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列车。目前,我国投运的时速250公里、350公里以及380公里的“和谐号”列车共377列,我国高速列车研制技术已跃居世界一流水平。
何华武表示,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注重与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以及公路、民航、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了旅客运输“便捷换乘”。工程实践证明,我国高速铁路运输速度指标、舒适度指标、运输组织水平、技术继承能力、技术标准体系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何华武介绍,再经过几年建设发展,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和既有铁路的提速,预计未来我国的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几乎所有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
中国高铁技术的创新飞跃
“近年来,中国铁路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向记者表示,我国高速铁路的各项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体系。中国高铁在技术创新方面,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搭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平台。
近年来,从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到目前的380公里,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动车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动车组制造技术上已申请中国专利300余件。在轨道铺设上,中国高铁在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上进行了创新,路基不用碎石,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轨道铺设精度达到1毫米,路基沉降不超过15毫米,创造了世界铁路技术史上的新记录。同时,在已建成的线路上安装了700多公里长的融雪专利技术装置,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将自动启动。
列车运行安全是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为此,中国自主研发了高铁列车控制系统专利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该系统实行无线、有线“双保险”监控,无线监测是指全线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数据接收塔,有线监控则可及时发现铁轨上几毫米的变形和下沉。同时,该系统可以在32公里范围内互通信息数据,并自动保持14公里的安全车距。
截至目前,我国在高铁自主研发技术上已申请中国专利946件。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发展最快、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业界有关专家认为,中国高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BOSSARD与SES-imagotag进行跨界伙伴合作发展半夜收购大宗钢材“破烂王”被单罚5000元优质碳素结构钢常见型号国内铁矿石生产成本超国外两倍 工信部酝酿帮钢企“减赋”不锈钢板选择方法美国对华不锈钢拉制水槽做出修改反倾销终裁金属材质不同疲劳现象机械模具呼吁轮胎企业改观欠缺应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