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政府大力支持五金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09 点击:166
我国已经成为工具制造大国,目前正朝着全面提升质量方向努力。行业全面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全行业产品标准等效采用iso国际标准,更主要的是,行业之间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各企业领导和管理者的素质全面提高,成为我国工具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看到2011年工具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时,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工具五金分会秘书长周继华毫不讳言,中国工具五金大国地位在2011年进一步得到确立。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余姚五金产业能够做大做强更是离不开余姚市政府的指导和培育。据悉,在余姚五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给出了抓发展规划、抓空间布局、抓技术创新、抓品牌建设、抓行业规范的五大抓手。
据了解,从“十五”规划开始,余姚就把五金制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把加快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打造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规划中对五金制品产业的发展作了重点规划和部署,提出了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五金制品产业总量达到500亿元。同时,余姚还着手开始制订五金产业各行业的专项发展规划。如已制订《余姚市电动工具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余姚市电动工具行业“十一五”企业自主创新规划》以及不锈钢行业、模具行业等专项规划。
与此同时,余姚市政府还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两区一带两翼”的产业布局总体框架,着力构筑省级开发区、乡镇(街道)特色工业功能区和块状经济专业区三级园区网络体系。在项目引进时注重产业布局,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对产业发展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安置到省级开发区,并在区域特色明显、产业相对集聚的乡镇(街道)和专业村设置特色产业工业功能区和块状经济专业区。到2007年底,80%以上的余姚五金制品产业项目和产出量都集中在各级园区和块状经济专业区。
此外,余姚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资金约占财政收入的4.5%,并相继制订实施了《商标品牌工程实施规划》、《名牌产品培育规划》和《专利工作规划》,加大对品牌、认证、专利工作的政策激励力度,切实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品牌经济。如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对新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新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和宁波市知名商标(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大大提高了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半夜收购大宗钢材“破烂王”被单罚5000元
优质碳素结构钢常见型号
国内铁矿石生产成本超国外两倍 工信部酝酿帮钢企“减赋”
不锈钢板选择方法
美国对华不锈钢拉制水槽做出修改反倾销终裁
金属材质不同疲劳现象
机械模具呼吁轮胎企业改观欠缺应亟待解决
三段式止水螺杆有那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