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如何面对才能早日走出困境?
2005年随着钢材价格的下跌,钢铁企业也陷入了泥潭,大多数钢材经销商经历了亏损的痛苦,绝望情绪在不断增长,钢厂和经销商对后市信心普遍不足。
钢市沮丧,就更需要人们客观地认识钢市。
兰格钢铁网信息总监徐向春认为:本轮钢材价格的下跌行情符合市场逻辑。近两年国内外钢材需求激增导致钢材价格飞涨,钢铁业的高额利润吸引了社会各方资本纷纷投资钢铁业,刺激了钢铁产能过快扩张,最终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使钢铁业从暴利向正常利润水平合理回归。
他说:“在钢铁景气回落过程中,行业内部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凸现。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比生产建筑钢材等低端产品的企业盈利状况要好得多。十月份,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407461万元,其中宝钢等五家就占总利润的44.1%。今年三季度,27家上市钢铁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为11.6%,而宝钢股份三季度普碳钢材毛利率达35.3%,武钢为22.6%,远高于平均水平。而某一家上市公司以棒材和中板产品为主,前三季度板材毛利率18.8%,而棒材毛利率为-1.1%,已处于亏损状况。”
钢市“几家欢乐几家愁”,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亏损。盲目发展的就亏损,有科学头脑、善于分析市场的就赢利。这在上海、北京的钢材圈里都可以见到。
针对钢市现状,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十一五”期间,钢的生产能力力争控制在4亿吨左右,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
现在,各个省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河北唐山市的钢铁企业就已经向企业重组、整合的方向上跨出了一步。近日从唐山市发改委传来消息:目前全市38家钢铁企业的整合方案已经得到落实。到年底,该市原有的57家钢铁企业将整合为30家。例如:今年5月下旬,通过收购股权、相互参股的运作方式,唐山丰南区瑞丰、泰丰、宏达等6家钢铁企业组建成立了瑞丰钢铁集团;再举一例:近日得到省有关部门批复成立的清泉钢铁集团,是由清泉公司、津丰公司、华亿特钢3家钢铁公司组成的,这使他们不仅避免了今年将被强行淘汰的命运,还将大大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淘汰落后已经势在必行,从而使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应国际大环境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到2005年,2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要全部关掉,到2007年要关闭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
对这一问题,兰格钢铁信息中心主任马忠普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和钢铁设备落后存在一定的错位。近几年钢铁投资主要集中在板材,板材产能阶段性过剩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长材产能过剩的问题相对要缓和些。
“调整结构、淘汰落后、控制产能是大方向,但是并不能笼统地用一刀切的政策,国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板材过剩,尤其是热轧卷板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改变。明年政府和银行很有可能通过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贷款来达到停建和缓建的目的。而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主要集中在中、小钢铁企业。据统计,其中利用小高炉、小转炉生产的螺纹钢就有2000万吨,占螺纹钢产量的30%。如果这部分产能全部淘汰,螺纹钢还供不应求。因此政策上就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即使钢市面临“寒冬”,钢市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目前钢材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但是高端品种依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1—10月我国进口钢材2193.2万吨,其中板材占87.1%,多数是国内无法满足的板材品种,如集装箱用板材国产自给率仅55%,电工钢1—10月份进口104.2万吨,自给率约70%。可见钢市存在空缺,像宝钢、首钢等大钢厂都极其注意新产品的开发,它们能用新、特产品的利润弥补亏损额。
政府和企业合力,才能走出当前困境。这要有一个过渡时间,有的产品可能几个月就消化了,而有的产品则可能需要一二年的时间。钢市走上正轨,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个艰难的阶段,智者将最先见到曙光,谁有信息谁先取胜。
市场竞争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大舞台,“爱拼才会赢”,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钢市中的勇者必将最先走出困境。
加快振兴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产业 我国由装备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期钢价格震荡走高 上方压力山大精密冲压技术的应用华中数控研发的“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取得重大突破大众十亿采购中国汽车零部件 有待实现“中国造”选择模具材料应注意的要点诠释一下GEOMET(达克罗)高强度螺栓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