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发展亟待解决六大突出问题

发布时间:2024-03-26 点击:128
尽管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但我国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上特别强调,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仍比较低,六大突出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
一是我国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极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如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已超过50%,但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据调查,在104项彩电关键技术中,我国只掌握60%;在65项手机关键技术中,我国只掌握50%;在57项dvd关键技术中,我国仅掌握15.8%。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支撑,使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陷于被动。
二是企业在管理理念、营销方式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与跨国公司还有较大差距。这也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但部分产业由于管理落后影响了整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三是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经营方式。一些产业仍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扩张和低价来取胜,这势必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四是部分资源性商品自给不足,对进口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成为部分产业发展的瓶颈。今年上半年资源性商品进口额增幅超过50%,其中,原油、铁矿石和氧化铝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了45%、47%和48%。对外依存度过高将使我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进一步增大。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五是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竞争力较弱。中小企业是行业的基础,其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只有中小企业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得到健康发展,整个产业才会具有竞争力。
六是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压力增大,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及有限的国际市场容量影响我国产业持续发展。当前,全球传统产业生产能力继续过剩,各国围绕市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继续降低关税总水平,进一步放开汽车等商品的配额许可证管理,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贸易摩擦多发阶段。同时,在wto新一轮谈判中,还面临着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关注而我国竞争能力还较差的金融、保险、证券、电信等领域,面临的压力更大。
在扩大出口方面,我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严峻挑战。有限的国际市场容量和国别市场容量正成为制约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一方面要学会按国际规则办事,树立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形象;另一方面,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段式止水螺杆好用还能节省成本
铝制品表面处理方法
浅析我国机床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墨西哥对中国不同钢材品种反倾销作出裁定
中西方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三季度台湾紧固件产销概况及当前面临问题
展中展—紧固件凸显产业聚集区影响力
民营模具企业崛起使整个中国模具产业结构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