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始终未脱离困难期 13家上市企7家亏损

发布时间:2024-06-25 点击:65
钢材市场的形式越发严峻,已经到了必须靠改革创新来实现转型升级的节点。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受钢价持续下跌的影响,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统计的101家会员钢企实现总营收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盈亏相抵后总利润仅为5.28亿元;但这些大中钢企的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亏103.61亿元。
钢企仍处在困难期。
今年以来,钢材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其综合价格指数从2014年末的83.09跌到今年6月末的66.69,跌幅达9.7%,这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的跌幅。受此影响,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统计的101家会员钢企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亏103.61亿元。其中,亏损企业达到40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39.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5.99%;亏损企业亏损额149.59亿元,同比增长40.45%。
“钢铁行业的持续亏损,主要原因还是受国内经济下行以及钢铁行业传统市场低迷的影响。”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仍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而传统的大客户像房地产、汽车、造船等仍处于全行业低迷之中,因此导致钢铁行业同样面临消费不振形成的供大于求。
此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乃至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或区域性规划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钢铁行业有效的需求,所以钢铁行业业绩乏力也就成为必然结果。
不过,也有好的迹象显露。据中钢协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粗钢产量3.4亿吨,同比下降1.6%,这是近20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下降,去年同期为同比增长2.71%。
“2014年很有可能是我国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的标志。”中钢协会长张广宁认为,目前,我国人均粗钢产量已经超过600千克,按照发达国家粗钢产量变化趋势的一般规律推测,我国粗钢产量达到峰值以后,将在峰值附近波动,一定时期以后呈现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也呈现下降态势,且降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1%,2014年下降3.29%。“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进入峰值区的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历史。”张广宁说。
尽管如此,忧虑也同样存在。“从目前全国粗钢产量和实体经济角度看,这个幅度的下降,并不能改变国内粗钢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而且这个下降可能还受更多技术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设备维护或检修导致的停产。所以必须要看到全行业有序的面对,大幅度减产增值,否则仍然无法真正扭转目前钢铁行业的困境。”沈萌说。
“对于国内钢企,一方面要下决心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压缩和转移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借助资本市场改革的大环境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13家上市钢企7家预亏。
统计表显示,目前共有13家上市钢企发布了2015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有7家预告首亏或续亏,仅有2家明确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有同比上升趋势。
太钢不锈在昨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表示,预计2015年1月份至6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0.38亿元—1.5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90%。净利润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形势更加严峻,下游需求持续疲软,钢材价格屡创新低,造成公司业绩下滑。


印度越南通胀抬头 难成全球“导火索”
总结能够鉴别不锈钢种类的方法
对华汽车零部件征收税 印度业界双手赞同
惠州市召开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螺丝为什么会粘连 丝粘连的原因是什么
就模具产业国外与国内企业之间的对比
中国制造"冰火两重天"
贵州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000亿元 跻身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