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此前行业的发展,钢铁企业经营状况已出现明显分化。上半年,东部沿海、沿江企业的效益要好于内陆及西部地区的企业,在当前进口铁矿石价格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东部沿海沿江的企业优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钢企之间效益分化加剧,一部分企业面对困难局面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有一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少数企业生存难以为继,面临出局的危险。
上半年,我国钢铁业持续承压运行,企业之间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提质增效力度加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3.09点跌至今年6月末的66.69点,持续突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高达19.7%的降幅也超过了去年全年16.2%的降幅。与此同时,粗钢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由于面临需求下降和供应过剩矛盾交织的严峻局面,钢铁业运行难度加大。今年1至5月份,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为5.28亿元,而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亏103.61亿元。
令我们费解的是效益越好的企业提质增效力度越大,效益越差的企业提质增效力度越小。仅炼钢生铁制造成本一项,企业间的差距每吨就高达500元至900元;效益好的企业吨钢盈利超过200元,效益差的企业吨钢亏损超过1000元;在劳动生产率方面,部分企业年人均产钢量在1000吨左右,年人均钢材销售收入高达三四百万元,而有些企业年人均产钢量不足200吨,年人均钢材销售收入只有四五十万元。
在遭遇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产品价格“跌跌不休”、企业大面积亏损等问题的情况下,钢铁业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基本可以判断,行业触底回升仍需时日 走出困境,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钢协会长张广宁近日表示,钢铁企业负责人不要过多纠结于短期的困难与得失,要认识到结构调整必将伴随着痛苦的探索和挣扎过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接一棒地持续推进,直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钢铁行业危机重重 钢价终端需求不足模具钢工艺性能上必知要点济南钢铁首次向一汽供应车轮用钢机床行业:进口强劲反弹出口格局微调钢企吃亏 下游行业享肥下一代复合电动公交车搭载Optimas紧固件国内不锈钢业路漫漫修远兮中国紧固件工业正经历五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