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谓是高科技的时代,许多传统制造业也渐渐被改造或取代,同时人工成本的快速提高促使企业不得不考虑用更多的机器人来代替人工,10月18日,“2014江苏省并联运动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康尼公司等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机器人领域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与会。
苏州乃至江苏正在跑步进入“机器人新时代”。根据abb、发那科、安川等机器人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苏锡常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达3000家以上,人才缺口超过2000人。苏南地区急需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现场编程、售后服务和机器人自动化线维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机器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
孙立宁教授是苏州大学引进的专家团队核心成员,长江学者,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业界称为“机器人爸爸”。
据孙立宁介绍,工业机器人是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新技术于一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等诸多领域。
中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汽车业的高速发展,全球产销量第一大国,每年新增的工业机器人台数以及总拥有量都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普通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据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6,902台,同比增长19.2%。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000台,占全球比重16.9%,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预计,到 2025年,国内机器人市场将达到3000亿元,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智能装备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按照目前中国机器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人才需求早处于干渴状态。”孙立宁教授表示,面对如此快速成长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必将需求大量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技术人才。“根据abb、首钢莫托曼和发那科三大机器人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苏锡常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达3000家以上,人才缺口超过2000人。”
现状分析,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匮乏,亟待加快人才培养。
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相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处于滞后状态。目前,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初步达到上岗要求,而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真正适应该类岗位达到岗位要求。
据孙立宁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较少,开设年限也仅为1年和2年,所以急需要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苏州相关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
目前,江苏已有多所高职院校拟开设工业机器人新专业。例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企业的需求,率先开设工业机器人新专业,2014年,新专业招收学生45人。所招新生,被冠以“abb班”,与abb机器人公司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abb已经对这批所招学生的去向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希望这批学生尽早毕业,尽快上岗,成为abb公司在苏南地区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人员。
通过对江苏省内的市场分析和企业调研,对所需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按照服务企业的不同,可分为几类:机器人制造厂商:工业机器人开发、组装、调试及售前售后专业人才;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机器人工作站的开发、安装调试、技术支持等专业人才;机器人的应用企业:机器人工作站调试维护,操作编程等综合素质较强的技术人才。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培养目标则是,掌握使用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工业控制、自动化应用的必备知识,适应现代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需求,具备相应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初始就业阶段可胜任工业机器人操作,生产线安装、调制的岗位,2-3年后应能够胜任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维护、维修,简单机器人系统的开发、设计等综合能力。
马凯放言:今年的宏观调控比去年更紧迫英制螺母规格临西“四换工程”让轴承产业迸发“混合动能”世界首台微铸锻铣装备下线,中国高端数控机床解开世界难题法企研发工业紧固件项目 正式落户镇江新区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将投资澳洲煤矿模具钢冷处理缺陷预防方法祁门县“机器换人”为工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