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江:全球钢铁业国际化对中国钢企的五大启示

发布时间:2024-05-06 点击:111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介绍说,宝钢曾对全球12家主流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进行过系统分析研究,觉得全球钢铁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是值得中国钢铁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启示之一:钢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个很自然的渐进过程,中国钢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充分准备酝酿,不能急于求成 。世界主流钢铁企业从其成立的那天起一直到其跨出国门在本土以外进行直接的实业投资,有的企业经历136年的时间,最短的也要20多年。大多数主流钢铁企业经过了40年以上成长发育才最终形成了走出去的能力。宝钢2001年正式投资海外矿业,距离建厂仅有23年的时间,是全球主流钢铁企业中国际化发展蓄势时间最短的企业之一。 启示之二:资本市场利用程度与国际化经营程度密切相关,中国钢铁企业应抓紧实施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资本国际化促进产业国际化。国外钢铁企业大多在一个以上交易所上市,最多的钢铁企业在全球5个地方同时上市,其股票一天24小时交易 。钢铁企业上市地数量越多,其在公众中的知名度越高,越能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越深。中国钢铁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尤其是要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必须改善自身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并尽量多在海外上市。 启示之三:文化与地域相近是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安-米所收购的钢厂大都处于欧洲、独联体和美洲地区,很少涉足远东的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日本和韩国钢厂国际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和东南亚,日韩钢厂很少涉足欧洲地区的直接投资,连向欧洲出口也比较少。盖尔道的国际化几乎全部局限在美洲地区。 启示之四:清晰而稳定的国际化战略是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世界主流钢铁企业均制定了比较明确而可操作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企业能有效把握战略精髓,选择能与竞争对手有所差别的活动,创造国际化竞争中的取舍效应。 举例来说,安-米国际化战略是以资本运作为手段,跨越式地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产品的制造商和服务商及钢铁原料的生产商。浦项的国际化战略是以国际化的思维和人才为突破口,实施全球化的供、产、销、研。而国内钢铁企业大都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中国钢铁企业要走国际化之路首先要根据我国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能力特点制定切实可行具有差异化的国际化战略,切忌将战略等同于无法检验操作的空洞口号。 启示之五: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要与母国和目标地国家的宏观战略结合起来协同发展。每一个国家都有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涉及自然资源、贸易及外汇平衡、国际影响力、文化和外交影响力、国家援助等内容。企业战略则涉及市场开拓、追求盈利、成本核算和技术领先、业务转型及商业模式选择、资本市场的利用等等。钢铁企业如果能把国家战略和企业自身的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还能够兼顾目标国的国家战略,则其国际化事业将会事半功倍。 启示之六:国际化发展的形式和路径要顺应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特点 。新建投资比较适合于钢铁消费具有增长潜力的地区,也较适合于钢铁生产技术优势比较强的企业。收购兼并方式比较适合于钢铁市场饱和地区,也较适合于钢铁生产技术无明显优势但管理整合能力强的企业。战略联盟方式比较适合钢铁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也较适合于无国际化发展经验的钢铁企业。 徐乐江认为,我们要认真分析中国钢铁企业的能力特点是什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市场作为国际化的初始市场?只有明确了这两点才能选择我们的发展路径。


机械的工艺技术之冲压的专业分析
铣刀盘铣削的展成运动分析
活节螺栓有什么特点
锚杆的种类有哪些
中华紧固件网分享吊环的使用安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铁矿石价格前景暗淡,国内铁矿石价格将持续低迷
祥和实业获得CRCC产品认证证书
阿根廷将对我国钢管展开反倾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