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银监局对钢贸行业信贷风险调研显示,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下游行业需求萎缩的影响,钢价持续下调,钢贸行业盈利下滑,面临经营困难,信贷风险加大。据统计,前三季度,山西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15%和17.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5和6.1个百分点,区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严重。据对太原市钢材市场调查,2013年以来,六成左右的钢贸商基本关停。
据了解,钢贸企业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质量恶化,整体信用状况不容乐观。10月末,全省银行业钢贸行业不良贷款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81亿元;不良贷款率5.96%,较年初上升2.04个百分点;承兑汇票垫款0.75亿元,较年初增加0.65亿元。8-10月份新增不良贷款0.79亿元,逾期贷款增加2.59亿元,欠息增加0.79亿元。个别企业主跑路,违约风险上升。二是各银行加强抵质押物落实,逐步压缩联保贷款。10月末,全省银行业钢贸行业抵质押贷款17.7亿元,较年初增加1.65亿元;联保贷款17.28亿元,较年初下降5.21亿元。但钢贸行业贷款抵质押物权属不清、重复抵质押问题仍较为严重;保证贷款占比仍高达76.12%,关联企业间联保、互保现象严重,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三是资金挪用风险日益突出,行业内拆借现象较为频繁。部分钢贸企业将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银行难以掌握信贷资金的后续流转情况。如,某钢贸企业在经营钢材的同时,投资承接改造一家国有水泥企业,资金来源为多家钢贸企业筹资,导致相关钢贸企业资金紧缺,无力偿还贷款。
尽管政策调控有利于向好发展,山西作为钢铁产能大省采取压缩钢铁产能等有效措施,将较大程度改善钢材供需矛盾,但11月份以来,国内钢贸行业整体步入传统淡季,价格反弹难以持续,短期内钢贸行业经营环境好转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经营环境依然严峻。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钢贸企业不诚信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密切监测钢贸行业市场风险变化,跟踪钢贸企业经营情况及信贷资金投向,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与此同时,钢贸企业自救和转型升级也要及时展开。
企业如何处理紧固件出口频遭反倾销调查?德国最大钢铁制造商季度净亏损6.39亿欧元看九大“驱动力”定汽车模具技术驶向何方提高我国模具产业的竞争力需不断培养人才基于台达机电技术的三联直进式金属拉丝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通报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中国模具产业“十二五”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提高常温金属发黑处理效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