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数控切割机床与国际顶级水平之间的差距

发布时间:2024-05-01 点击:111
数控切割加工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而为国内众多的机械加工及周边行业所青睐。由于引入数控切割技术及相关设备时间并不长,经过近十余年的消化吸收,国内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开始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切割机品牌,并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中国重型数控切割机床行业经过近几年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锻炼,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品技术水平都有长足进步,但是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很大不足。最大的差别是核心运行部件的技术水平和运行速度、产品精度保持性、机床可靠性,以及整体机床制造工艺水平与质量几个方面。
(1)机床的可靠性是高档重型数控切割机床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国产重型数控切割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高于300小时,而进口的高档重型数控切割机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国际标准为800小时),而且,精度的保持性很高。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强调产品现场使用或运行过程的实际效果。因此,数控切割机床的无故障工作时间要客观反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故障间隔的真实情况,这是广大机床用户真正关心的产品质量属性。显然,国产重型数控切割机床的可靠性水平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严重影响了国产重型数控切割机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国产数控切割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在试制期间可以达到高于设计标准,但是批量产品中却无法达到台台高精度的要求。而国外企业通过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控制,可实现数控切割机床的批量高精度出产。国产数控切割机床从样品(展品)到商品还有一段距离。
(3)中国重型数控切割机床制造企业还缺乏自主创新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把当今最新的技术和自己新开发的技术以模块化形式应用到新产品上,这也是中国重型数控切割机床的发展趋势。
新产品开发工作要特别注意:一是深入研究用户行业产品工艺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工艺特点开发出高水平加工设备。二是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加强关键零部件的实验研究,加强对新产品、首台套的整机的运转试验和售后跟踪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对新产品的整顿和完善工作,缩小展品到商品和形成产业化的时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加工技术进入亚微米、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网络化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制造正在兴起,以数控机床为技术平台的数字化制造提升了智能制造的新阶段,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已成为数控机床技术最活跃的发展趋势之一。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我们要成为机床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宁波倾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内六角螺丝头部打滑
止水螺杆和三段式止水螺杆
PLC实现机床主轴自动换挡
紧固件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我国紧固件国际竞争力
前处理生产线工艺控制要素
拉丝模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种类
钢市复苏 焦炭价格调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