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对锻件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4-28 点击:115
原材料的良好质量是保证锻件质量的先决条件,如原材料存在缺陷,将影响锻件的成形过程及锻件的最终质量。
如原材料的化学元素超出规定的范围或杂质元素含量过高,对锻件的成形和质量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例如:s、b、cu、sn等元素易形成低熔点相,使锻件易出现热脆。为了获得本质细晶粒钢,钢中残余铝含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al酸0.02%~0.04%(质量分数)。含量过少,起不到控制晶粒长大的作用,常易使锻件的本质晶粒度不合格;含铝量过多,压力加工时在形成纤维组织的条件下易形成木纹状断口、撕痕状断口等。又如,在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中,ti、si、al、mo的含量越多,则铁素体相越多,锻造时愈易形成带状裂纹,并使零件带有磁性。
如原材料内存在缩管残余、皮下起泡、严重碳化物偏析、粗大的非金属夹杂物(夹渣)等缺陷,锻造时易使锻件产生裂纹。原材料内的树枝状晶、严重疏松、非金属夹杂物、白点、氧化膜、偏析带及异金属混人等缺陷,易引起锻件性能下降。
原材料的表面裂纹、折叠、结疤、粗晶环等易造成锻件的表面裂纹。


全球钢市继续下调走势
紧固件毛刺的形成及去除工艺
行走职场的终极秘笈
模具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性能七大体现
WTO成立专家组 印尼钢铁产品保障措施案有希望
模具的修复方法
钢材期货提高我国钢铁定价权
出口商品包装用料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