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模具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调整产业结构

发布时间:2024-04-27 点击:76
据相关媒体报道,随着国内五金模具行业的发展,来自各省的竞争日益激烈,五金模具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显露。据悉,20世纪60年代五金模具业开始在南海兴起,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当时五金模具业门槛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术,3万元买些旧设备就可以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厂。
经过40多年发展,各类五金、模具加工企业已过万家,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目前国内民营模具企业一般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技术应用上比较先进,新技术能在行业内应用广泛、迅速,从设计制造到相关材料生产、热处理等,形成产业链,集成化优势突出。不过,专家认为当前五金模具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和自有品牌欠缺,五金模具企业将加大管理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扩大中高端产品比例,并设立内销部门,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昆山、无锡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泊头、芜湖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宁波、黄岩、深圳、东莞、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模具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我国模具目前的结构比例中冲压模所占比例约37%,塑料模约占43%,铸造模(包含压铸模)约为10%,锻模、轮胎模、玻璃模等等其他类模具占10%,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类别比例一致,这说明我国模具产业结构发展已经日趋合理。
目前我国模具产业年进出口规模已达到40亿美元,其中进口和出口水平相当,皆在20亿美元左右。显示的数据已证明,我国模具出口目的地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香港、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出口模具以出口货源地分主要来自广东、浙江和江苏,其次为上海、山东、天津、福建、辽宁、北京和吉林。
模具进口货源地最多的国家地区依次为日本、韩国、德国、台湾省、美国,进口目的地最多的是广东、江苏和上海,其次是天津、北京、辽宁、吉林、福建、山东和浙江。据报道,我国模具产业的结构比例较为合理:冲压模约占37%,塑料模约占43%,铸造模(包含压铸模)约为10%,锻模、轮胎模、玻璃模等等其他类模具占10%。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类别比例一致。
罗百辉认为,未来相当时间,我国模具行业都将努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国家也会进一步扶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同时应适当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发展,更加合理地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绿色制造、高端制造上去,以有利于持续发展。因此,罗百辉建议模具企业加快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铁矿石涨价 我们要多付多少美元
紧固件螺丝打头易出现不良现象
电镀的工作原理
未来:我国五金阀门业有望赢得国际市场
拧紧螺栓补上缺口大桥“扫尾”
一季度中国钢材消费情况好于预期
男性面试也要会“作秀”
压铸模具朝着智能化发展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