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台使用国产主轴承的再制造盾构机在合肥顺利下线。这标志着,河南省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强联合,攻克了盾构机主轴承自主研制瓶颈,取得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盾构作为一种短使用周期、高价值成本设备,当前国内保有量已超1200台。随着其“老龄化”不断加剧,大量盾构面临性能下降严重、使用成本不断增加甚至报废的问题,对其实施再制造,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盾构机关键部件——主轴承制造技术,一直被国际少数知名轴承企业所垄断,是盾构机再制造的瓶颈。2014年,中铁隧道集团开创性采用科研+制造订单式生产模式,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联合,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充分利用两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联手向盾构机主轴承国产化发起冲击。此次研发出的新主轴承直径2.6米,能满足直径6-7米盾构连续工作1.5万小时以上,形成了原材料设计等6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专用标准,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隧道盾构机核心技术,打破了少数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结束了我国类高端轴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盾构主轴承的国产化。
台湾海关: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概况防锈磷化工艺的应用及工艺流程介绍惠州尚无整车制造企 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汽车螺丝是拧的越紧越好吗冷镦螺母和热镦螺母区别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2020年实现交易额超1万亿元——汽车后市场开启数字化变革中国机械未来保持增长并带动紧固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