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冬储时期来临,无论是钢厂还是贸易商,采购动力却依然不足。这一状况自然也被铁矿石供应商们看在眼中,这一个月内,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矿山亦都承认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处于下滑态势。
钢厂库存偏高,加上钢材市场不景气,迫使钢厂开始限购铁矿石。
截至11月28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沿海25港口)为10087万吨,周环比下降0.97%。中国进口品位63.5%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45,下降8个单位;58%品位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17,下降7个单位。
三大矿:看低世界,看高中国?
三大矿也看到了下滑的市场态势。11月17日,必和必拓方面表示:“市场波动的加剧及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将打压商品市场人气,且客户在管理库存方面已趋于谨慎。”
11月28日,世界最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的铁矿石及策略执行董事jose carlos martins也对媒体表示,今年多数时候,铁矿石价格约在180美元/吨,他“不认为明年价格会超过180美元/吨或跌到120美元/吨以下”,并表示对全球钢消费和产量的上升保持乐观。
martins的乐观依旧源于中国市场的庞大体量。他认为,西方世界的钢铁需求量比金融危机前降低15%-20%,但中国却仍是钢铁消费的主要增长力量。
他还指出,当铁矿石价格降到120美元/吨的偏低水准时,许多高成本的中国国内矿就无法继续运作,钢厂将更倾向从海外购买铁矿石。
另一家供应商力拓也持相近观点,在其日前召开的投资者研讨会上,力拓同样承认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对市场情绪造成了打压,直接导致了近几个月铁矿石价格的下跌。但同时看好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力拓宣布上调其澳大利亚pilbara地区铁矿石的产出预期,截至2015年上半年,铁矿石的年产量将达3.53亿吨,较之前预期超过2000万吨。并表示未来8年公司铁矿石的年度供应将增加1亿吨,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顶,而其他的国家,如印度等还将长期存在需求缺口。
亿吨库存下市场僵局
中国粗钢产量的下滑,是直接导致铁矿石市场需求下滑的直接原因。
据中钢协11月28日的统计数据,11月中旬重点统计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48.4万吨,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66.37万吨,大幅低于10月份日均210万吨的产量,创年内产量新低。
10月中旬以来,国内钢厂减产迹象明显,在终端需求总体低迷的情况下,产量的减少,缓解了国内钢市供求矛盾,令11月上中旬国内铁矿石、废钢、钢坯价格都有所反弹。
在这波反弹中,印度62%粉矿价格从10月底最低时的115-116美元/吨(cif)回升至147-148美元/吨(cif)。国内矿价格也顺势上涨,中南地区钢厂的采购价格曾普遍上调60-100元/吨。
但好景不长。上涨三周后价格又开始往下走。整个过程中钢厂态度非常谨慎,即便宜能成交,购买的数量也很少。”自11月下旬后,随着钢材价格再度回落,进口矿价格也有所回落,华东个别主导钢厂甚至有少量抛货,导致印度62%粉矿价格又逐步回落至141-143美元/吨(cif)。
新兴产业为模具产业提供新市场机遇浅析德国机床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关于参加2020上海国际紧固件展的邀请函职场“陷井”你陷进去了吗?欧盟要求调解中欧之间紧固件贸易摩擦全球钢市低迷中国钢材出口回落产量下降十年老工程师专心研究紧固件,最终发明永不松动螺栓螺母哪些因素会影响冲模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