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机床产业如何转型的三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4-04-07 点击:111
中国经济的高红利时代已经开始过去,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制造业的转型。
机床行业作为机械行业的工作母机,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更为明显。一个现状是,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机床制造厂家,但缺少着名的跨国机床集团和世界级的“精、特、专”小巨人企业。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建设、重点工程所需的高档床主要依赖进口,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市场国内占有率只有5%,而高档床所需的数控系统95%来自境外,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30%。
有分析认为,中国数控金切机床市场上高、中、低档机床消费比重有如下特点:在消费量上约为5:5:4.5,在消费额上约为15:7:15。因此国内对高中档机床的需求无论在消费量还是消费额上都超过了低档机床。
国外机床涌入中国市场,就目前来讲,中国机床与国外机床在可靠性、数字制造、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中国机床产业急需技术创新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创新将成为机床行业盈利的主要模式。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提高机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机床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转型升级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教育院校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有潜力的品牌产品。
(2)加快人才开发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鼓励机床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机床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机床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3)培育龙头机床企业,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活力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机床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可以带动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进步的核心,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活力。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服务、扶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


我国不锈钢无缝管再遭欧盟反倾销
自攻螺栓
不锈钢紧固件机械性能
概述清洗高强度紧固件常遇到的问题
中国钢材消费势必进一步复苏
欧美金融体系危机警报远未解除
美国波音“以旧充新”供货零件给国防部
三种简单财富秘决:原始积累、复利增值、财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