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浦项研究所预测,2015年东盟钢材需求将达到7580万吨。比2007年增长50%以上,其中越南和印尼将出现快速的增长。东盟仍是钢铁产品的主要进口国。2008年总进口量4280万吨,其中半成品钢材980万吨,型材、棒材和线材600万吨,热轧薄板和带钢1140万吨,冷轧产品460万吨,涂镀薄板和带钢420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地是日本(24%)、中国大陆(16%)、韩国(8%)、中国台湾(7%)。未来,东盟地区钢材市场竞争将更加激励。日本仍努力通过其在生产和处理上的优势继续维持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韩国则通过在东盟新建产能和处理能力提高竞争力,中国大陆则具有成本竞争力,且具有自贸区的优势,东盟本地则在试图提高自给能力。
东盟钢铁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低附加值产品的厂商,东盟的钢铁厂商主要生产低利润的商品钢材,高档钢材仍需大量依靠进口,比如: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的扁平材、用于汽车、螺丝的长材;二是产能不足,炼铁产能方面,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仅有两个可以生产直接还原铁/热压铁的国家,炼钢产能方面,炼钢的产能远远低于热轧的产能,马来西亚是惟一一个方坯生产过剩的国家;三是原料供应严重依赖废钢的进口,只有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有较大量的铁矿石;四是钢铁厂商较小,对供需的影响力较小。
东盟钢铁工业面临的变化:金融危机使钢铁工业面临停滞的局面东盟的钢铁需求将在未来1-2年内恢复,到时无论长材还是扁平材的需求都将继续增长。建筑业是最大的钢铁消费部门,预计它们将从经济刺激方案中获益。当制造业恢复时,高级钢材的需求也将作为最大的钢铁市场,东盟需要在中国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之前,为建筑业制造出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非关税措施将在钢铁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在下降周期中。
不锈钢牌号分组介绍欧洲上半年风电产业投资达140亿欧元发改委:442个“4万亿”项目未开工邯郸:产业支撑 打造北方紧固件基地宁波五金工具企业崛起,开辟品牌营销新蓝图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相对外国 中国切削刀具发展不乐观市场低迷本钢推迟不锈钢冷轧生产线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