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24-04-05 点击:104
1. 模具的基本构成 (1)前模(母模)(定模)﹑(2)后模(公模)(动模)﹑(3)嵌件(镶件)﹑(4)行位(滑块)、(5)斜顶﹑(6)顶针﹑(7)浇口(入水口) 2. 模具制品形状对制品的影响 壁厚﹐几何形状﹐会影响成形收缩率﹐脱模斜度大小 3. 入水口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入水口的尺寸大则收缩率小﹐尺寸小则收缩率大﹐料流方向平行则收缩率大﹐垂直方向则收
缩小 4. 模具壁厚过大﹑壁厚过小的影响 壁厚过大﹕(1)增加成本 (2)延长成形时间﹐生產效率降低 (3)品质难管控﹐易出现气泡﹐缩孔﹐凹陷等 壁厚过小﹕(1)塑料在模具内流动的阻力大。如形状较復杂的﹐成形会困难
(2)强度较差 如果塑件的壁厚不均匀﹐那么成形过程后会收缩不匀﹐不仅造成气泡﹑凹陷﹑变形还会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壁厚与壁薄的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度要綬和﹐厚度应沿著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5. 圆角(r位) 设置圆角(r位)增加强度﹐使塑件不致变形或裂纹 6. 加强筋 (1)為了确保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又不使塑件壁厚﹐可在塑件适当的部位设置加强筋﹐防止变形﹐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改善成形中塑料流动的问题。 (2)加强筋的厚度不可超过塑件的50%﹐通常大约在20%左右 (3)加强筋应比塑件的平面低 7. 孔 (1)孔的周边容易產生熔接痕﹐降低了塑件的强度﹐注意﹕孔与孔﹑孔与塑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的两倍以上 (2)孔的边缘可用凸台加强孔的强度 (3)盲孔的深度不可超过孔径直径的4倍 (4)螺丝孔特别应注意孔的强度﹐孔径的尺寸大小。如果孔径太大打入螺丝后会有打滑的现象,如果孔径太小则会有打不入螺丝或打爆螺丝柱。 (5) 孔柱太长(高)应注意模具排气不良 (6)孔径的深度最好是不超过孔径的8倍 (7)带有台阶的孔﹐型芯分别固定在定﹑动模两侧﹐很难保証同心度﹐而且在两个型芯的接合位易產生毛边﹐所以应将任一方的型芯(孔径)增大0.5mm以上﹐由另一端的导向成形 8.模具的嵌件﹑行位﹑斜顶 模具的嵌件﹐行位和斜顶通常都是镶在模具的动模上﹐如果嵌合的不严密就会有毛边。


标准件十大先锋人物榜单追踪
国内外塑料机械市场前景
探讨热处理设备的安全技术
南车首台国Ⅳ柴油LNG双燃料泵车下线
钢铁行业:成熟应对政策 出口形势趋于理性
因发动机舱的螺纹连接不规范,奔驰召回部分进口A级、GLE SUV、C级等汽车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走向自主独立
期螺盘中跌破3500关口,现钢价格何时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