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拥上300家数控机械企 有望形成千亿集群

发布时间:2024-04-01 点击:129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实施后,在泉州,像梅洋这样从设备提升入手。目前,这类数控生产企业已达300多家,并有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数控生产企业已达300多家。
在位于鲤城江南高新园区的梅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洋”),记者看到,所有的机械设备都配有五轴机械手,在电脑系统的控制下灵活地接送着原料和产品。这家致力生产食品包装盒的公司从2011年就着手自主改造设备,研发数控机械手,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冬洋介绍:“车间内共有38台设备,只需要16个工人,就可完成上百人的工作量。”
如今,植入数控机械手后,梅洋不仅产能增加3倍,用工成本减少了35%,产品种类也增加至上百种,去年销售收入1.75亿元,今年或将突破3亿元。“产业要升级,必须冷静下来,研发数控智能设备。”公司总经理蔡沧洋告诉记者。而通过研发生产数控智能设备,帮助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正是泉州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最大目标。
2020年完成示范项目515个。
除了培育大批数控生产企业,泉州在实施“数控一代”的过程中,还推动了一批众创示范空间的建设发展,不仅打造了全国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引进设立包括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所在内的10多个高端院所和科研单位,还依托泉州智能制造研究所、泉州华数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华数”)启动建设了全省首个工业机器人创新园。
不久前,记者来到刚落户洛江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园的华数。展厅内,3c钻攻中心生产线等各式机器人整齐摆放,技术工人正在进行紧张调试。华数是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孵化的企业,也是该产业园内首家落地企业。
项目总监冯少平告诉记者:“目前到位的研究人员有50名,计划用3至5年扩充至500到1000人,并在2015年承担研究院三分之一的研究任务,年产值约7000万元。”而研究院今年的工作目标是“3个一千”,即一千台机器人的应用、一千台“数控一代”专用数控系统、一千台3c机床控制系统,年产值达2亿元。
放眼全市,今年,泉州或将实现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及电机销售5000台(套),数控化设备销售和应用示范3000台(套)以上,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而对于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泉州已然明确——力争至2020年完成示范项目515个,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关键装备数控化率达80%。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由“数控一代”带来的勃勃生机将继续引领泉州更多企业与行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结出累累硕果。


扣件制造商Micro Plastics将于阿肯色州北边设立新厂
临沂市河东区开展五金小家电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隐患专项整治行动
龙湾展开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
机床再制造业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钢结构螺栓焊后热处理发挥着多大作用
企业人员经营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
刀盘半径对于齿长方向轮齿曲率的影响分析
全球钢铁需求放缓 全球钢价将下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