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常见的刀具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金属陶瓷刀具及pcd/pcbn超硬刀具等。高速钢刀具除复杂成型刀具(叶根铣刀,齿轮滚刀,拉刀,丝锥)以外,大多属于量大价值低的低端刀具。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快速升级,先进切削工艺及硬质合金刀具的不断推广,高速钢刀具在国内市场日益萎缩,目前其份额已不足60%;金属陶瓷在钢及铸铁的精密车削中保持优势,其市场份额约为2%;陶瓷刀具在高速铣削,尤其是航空难加工材料领域中得到推广,约占市场份额的1%;超硬材料pcd/pcbn的市场份额约为2%,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的加工。
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刀具公司的产品能进入这些高端制造领域,与国际一线品牌进行竞争。例如,在对刀具要求最为严格的汽车发动机制造领域里,能经常见到的国内品牌也大致只有苏州阿诺、株洲钻石和上海工具厂等几家企业。近几年,苏州阿诺发展很快,除生产非标钻头外,已在2011年开始生产和销售标准整硬钻头。即使在其它精密制造领域里,也只有株洲钻石和苏州阿诺的整硬钻头与国际一线品牌在同台竞争。据粗略统计,2010年中国约有9亿元高端整硬钻头的市场需求规模,而高端整硬钻头的国产化率大致只有15%左右。
我国目前年刀具销售额为145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刀具所占比例不足25,不仅与国际市场刀具产品结构相去甚远,也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对硬质合金刀具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内制造业消费的刀具中,硬质合金刀具比重已达50以上,供需结构脱节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其后果是大量过剩的高速钢刀具以低价出口或内销,同时高效硬质合金刀具却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进口量已从2001年的0.9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4.5亿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
刀具结构失衡就是生产的刀具与需求不对路。例如:用户需要的硬质合金刀具缺口很大,但高速钢刀具却生产过剩;现代制造业急需的高效刀具缺口很大,但低档标准刀具却生产过剩。
在发达国家,目前硬质合金刀具已占刀具的主导地位,比重达70。而高速钢刀具正以每年1~2的速度缩减,目前所占比例已降至30以下。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超硬刀具的比重为3左右。
我国目前年产高速钢材8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消耗了大量宝贵的钨、钼等稀有资源。这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使得生产的高速钢刀具大量过剩,不得不以低价销售,导致大量刀具生产企业效益低下。
我国目前年产硬质合金1.6万吨,也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但是,硬质合金制品中附加值最高的切削刀片产量只有3千余吨,只占20。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国内急需的硬质合金刀具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宝贵的硬质合金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我国硬质合金年销售收入约5.6亿美元;日本仅为我国产量的40,但销售收入高达26.33亿美元,其中刀片(刀具)的比重高达72,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企业也获得了良好效益。我国工具工业应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5/16“X 1.1 / 8”机械眼螺栓77350014年国内钢市以弱势运行态势辞旧迎新线材的制成可以通过哪四种模式把脉机床产业发展 探寻企业成长之路机架安装笼和夹子螺母华中数控系统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干壁钉百度百科五金技术:模具钢淬火十种裂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