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玩家

发布时间:2024-03-29 点击:143
紧固件是机械领域中用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或构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机械零件的总称。它是机械基础件中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工程机械、化工、风电等多个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仪表和用品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
作为装备制造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紧固件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主机成品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紧固件行业起源于欧美,虽然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紧固件制造大国。
1、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紧固件生产企业众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呈现出“多而弱”、“小而散”的竞争格局。许多小企业技术实力相对较弱,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导致紧固件产品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中国紧固件行业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紧固件产业集聚区,并建成了嘉兴、宁波、温州、东莞、河北邢台、永年等几个紧固件产业基地。可以看出,中国紧固件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地区。目前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主导性、产品的关联性和专业的配套性等特征,能够有效降低配套成本和物流成本,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2、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尽管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向紧固件制造强国迈进。
我国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生产成本优势和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国家高度重视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尽管我国紧固件行业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我国紧固件行业核心技术相对薄弱,原创技术和专利产品少,对材料、工艺缺乏系统研究与应用,研发效率较低,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内缺乏有效行业监管和企业自律,中低端基础零部件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严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及知名品牌较少,高端基础零部件研发和制造能力严重不足。
第三,工艺装备落后。我国紧固件制造企业缺少先进工艺及高端设备,工艺基础数据积累不足,过程控制能力和工艺保证能力不均衡,中低端设备较多,影响了产品制造水平的提升。
第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检验认证体系不够完备,新产品缺乏实验验证和应用业绩,加上用户对新产品质量差的惯性思维,增加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我国大部分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装备较差,生产出口的产品大部分为低强度、低档次的产品,行业低水平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高档产品供不应求。
综上,我国紧固件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给本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十四五期间,随着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国策的深入推进,必将为紧固件行业带来更多增长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为我国在 2035 年前转型为制造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行业发展趋势
(1)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日渐明确
企业已经明显调整方向,朝向国家支持的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和产业发展方向。我国紧固件制造业中,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且正在高速增长,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市场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2)智能制造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需求多样性突出,推动行业实现智能化制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智能制造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将显著提高紧固件的生产率和效益,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3)绿色制造
近年来,紧固件行业注重实施绿色制造,致力于研究节能减排和环保新技术,以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推进全行业低碳经济发展。企业也大力推进绿色环保新工艺的应用,积极推广新材料的使用,以此为方向进行绿色升级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4)融合制造
融合制造是指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包括机械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复合,以及工艺、工具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这种融合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能够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拓展行业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融合制造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优化刀具实现铝合金零件孔高效加工
钨钢详情及钨钢在我国的现状
一季度全球不锈钢产量小幅下滑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逆袭 首次破百亿大关
管理故事:智者的忠告
五大因素影响钢材淬透性
机械行业:技术进步驱动行业的持续繁荣
戴姆勒预计2020年国产零部件比例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