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金不锈钢专业镇

发布时间:2024-03-27 点击:131
司前镇地处新会西部,毗邻开平、台山、鹤山。辖区内新开一级公路、佛开高速和新台高速构成城际交通主轴,贯通南北。镇域总面积89.9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6.5万人,外来人口4.5万人。 司前镇工业基础雄厚,镇内主要工业产品——不锈钢制品品质优良、款式新颖、远销国外,享有“不锈钢制品之乡”的美誉。2002年,司前镇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五金不锈钢专业镇和中心镇。2004年2月,司前镇被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同年7月,在广东省《2004—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司前镇被定位为广东省地方性中心。2005年,司前镇成为首批118个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 多年来,司前镇一方面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建设;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打造五金不锈钢专业镇。司前镇政府在发展中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不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全镇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合力之下,司前镇的经济、社会成绩斐然。 a 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1985年,司前镇的工业以缝纫、制衣、红砖为主。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当年工农业总产值6565.22万元,比1980年增长229.2%。农民人平均收入746元,比1980年的117元增长537.6%。 1998年,司前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6.5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5.1亿元,镇内拥有工商企业25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500余家。工业企业主要有五金制品、不锈钢制品、家具制作、饮水器设备、服装生产加工、日用塑料、竹藤工艺、钢轧管等,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和用户的好评。 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23.52亿元,比增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10.29亿元,比增22.8%;农业总产值2.25亿元,比增4%;国、地税收入库2亿元,与2007年持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75万元,比增9.19%;企业员工人均收入17100元,比增12%;农民人均收入7955元,比增7%。 目前,司前镇着力加强产业的聚集发展,继续完善前锋民营科技园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科技园规划总面积已达10000亩,现有企业5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8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入累计超7亿元,年产值超25亿元,园内产业聚集效应优势彰显。 b 小五金大产业大发展 司前镇十分重视五金不锈钢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从政策资金、载体建设、提升服务等方面实施倾斜,为企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司前镇的五金不锈钢产业是从不起眼的小五金开始,一步步发展为一个大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家小规模的铝制品厂成立,这是司前镇第一家私营五金不锈钢厂。 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镇、村两级的信用担保,在银信部门的支持下,司前镇已办起100多家镇办企业和村办挂靠企业,成为广东省工业发展的卫星镇。在这些工业企业中,五金制品企业占据“大半壁的河山”。1990年至1995年,司前镇又新上马10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五金制品多元化,由原来单一的钢家具制品增至铜制品、铝制品和不锈钢制品及相关的原材料和配件的制作和加工。 此后,一批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进入1998年以后,司前镇的不锈钢产业进入大发展期,行业中的新老企业形成你争我赶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富而思进”,不断加大投入,开始二、三次创业。 目前,全镇共有五金不锈钢制品企业438家,占镇内工业企业总数的七成以上,其中不锈钢制品企业95家,五金制品企业238家,与此相关的中下游企业105家,2008年五金不锈钢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c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据介绍,司前镇不锈钢行业的远景发展目标是:以中心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推动不锈钢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建设具有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升级,将司前镇建设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不锈钢制品开发、生产、销售、出口基地和物流中心。到2010年,不锈钢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中心及其配套的5个中心能有效?发挥作用,其中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不锈钢博览会,司前镇五金不锈钢专业市场已建成使用。 “要实现这个远景目标,就要落实各项措施。”司前镇委书记张定发说。按照《司前专业镇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的要求,司前镇五金不锈钢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将朝着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打造不锈钢发展的平台。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不锈钢协会等团体的职能作用,推动不锈钢产业健康发展。 d 农民增产增收 解放后,司前兴修水利,建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一)型以下塘库29宗,集雨面积18.9平方公里。总库容457万立方米,电力提水工程75宗,装机82台,容量1885千瓦,引水流量4.8立方米/秒,可灌溉面积37151亩,全区旱涝保收面积达90%以上。 1996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5亿元。镇、区两级共投入176.67万元,用于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近年来,司前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使该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司前镇落实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做好种粮直补和综补工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改种柑桔、龙眼、荔枝等优质水果。通过农村信息直通车和“农信通”等科技信息平台,为农民及时掌握农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畅通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机械插秧和收割在全镇得到广泛推广、普及。目前,镇内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5.2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1034亩。蔬菜种植、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近年来,司前镇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建设中心镇,在加大旧城区改造的同时,致力打造中心新区。目前,中心新区的建设有序推进、成效初现,路网、水电、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华悦房地产商住小区落户新区,四星级酒店、五金不锈钢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占地58亩、投资约8000万元的司益房地产项目于去年10月动工。


大连与武汉华中共同打造高档机床数控系统
济钢莱钢合并,山东钢铁航母坐等最后“拼图”
我国模具产业需不断对国内市场进行开拓
表面猝火回火热处理三种技术参数
美国工业紧固件协会推出第八版《IFI英制紧固件标准手册》
江峰:将重庆打造成中国模具工业第三极
无头焊钉百度百科
不锈钢无缝管表面酸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