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发布召回信息149次,共计召回506.86万辆汽车。与2013年共计105次召回,涉及车辆达486.6万辆次相比,召回次数增加42%,召回数量增加4%。在汽车召回制度实施了10年后,在2014年底首次发布年度汽车召回统计数据。
从表面看,召回次数增长幅度远大于召回车辆总数,意味着召回意识的加强和小批量召回的增多,但事实上,2015年汽车召回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召回事件的增多。从速腾断轴到高田气囊爆炸,在汽车制造平台化和零部件通用的趋势下,一个零部件的缺陷导致众多跨国汽车品牌的集体召回已经成为汽车召回的新常态。
而在汽车产业的另一端,售后维权的风波不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话题,2014年席卷汽车业的反垄断风暴,以及通过新政破除汽车后市场壁垒的努力,都将汽车售后维修领域的混乱及规范化的迫切性展露无遗。
随着2015年汽车市场业态的变化以及多项旨在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新政实施,汽车产业链有望更合理。
零部件缺陷隐忧。
据统计的2014年影响较大的国内汽车召回共有四起。按照数量计算,仍处在发酵期。影响规模将继续扩大的并非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大众速腾断轴事件,而是引发全球关注的高田“气囊门”对中国市场的波及。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市场的召回规模只有美国市场的十分之一,主动召回的积极性及未召回的潜在风险仍有待论证。
我国机床产业须加强技术创新并升级产品结构河北省20家企业入围500强 钢铁企业扮演“重头戏”有色金属行业供给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有色行业发展向好小额贸易中航标准件研发跻世界前列随州有望成为中车华中市场的总部浙江嘉兴市到深招商山东首个核电装备工业园落户烟台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