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尽快淘汰落后产品和产能,避免恶性竞争。应大胆尝试向“专、精、特”产品转移。例如杭州杭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高速铁路轨道板磨床就是向“专机”发展的成功例子。这种需要我们填补空白的领域还有很多,如:飞机用铺带机、飞机用自动钻铆机、纺机针专用机床等。目前这些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有的甚至对我国禁售。我们只有立足自主创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进口替代产品,才能打开新的市场。
在国家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中,跟装备有关的,一个是大型飞机,另一个是高档数控机床和重大装备;要加速重大装备自主化;大力发展基础配套产品。数据显示,2009年机床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这显示国产机床零部件还不能完全满足主机行业的要求。零部件企业应抓住市场增长的契机,开发新产品,加快进行结构调整。机床工具要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努力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能力和水平,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其次,关注国家投资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机床工具行业应关注重点投资领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近期对若干用户行业进行调研的情况显示,国家对航空、汽车、铁路、绿色能源、船舶、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巨大投资拉动了市场需求结构向高端发展。国家对上述重点领域的投资不仅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更是着眼于结构调整这一长远发展目标。这预示着结构调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是这些行业的工作重点。特别是我国在很多关键领域还受到国外的技术封锁,因此结构调整必将是以自主创新为基础。这将给机床工具行业带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机遇。
第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是代表未来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并将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它以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前提,其主导技术、产品及市场在经历一个不断成熟和升级的过程后,最终将在产品、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等方面替代和置换传统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装备制造产业有四条标准:一是产业特征鲜明,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前瞻性,同时资源消耗要低。二是既要符合国家战略,又要结合地方特色;强调现有基础,但不局限于现有基础;可以是目前或未来有可能成为优势的产业,也可以是通过引进大型核心骨干企业转变为我市优势的产业。三是能够掌控产业核心技术。四是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潜力,目前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普通化学锚栓和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的区别及安装流程中国汽车零部件仍选择国际化为主旋律表面热处理重要步骤之固溶处理分析黑色金属制品的除油紧固件螺栓与螺钉的不同之处,你知道几种?四川部署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详解:刀具刃材与表面处理新型液压复合式制动总泵突破传统制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