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大而不强
2009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产值达到15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大国,2010年产值已增长到209.1亿美元,继续居世界第一位。但多年来,主机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能够为用户提供成套、成线服务的企业很少,缺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或承担更为复杂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能力,市场急需的中高档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2008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金额高达75.9亿美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56.8亿美元;金属成形机床19.1亿美元。尽管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口金额有所下降,但仍达到59亿美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45.6亿美元;金属成形机床13.4亿美元。2010年进口金额再次创出新高,达到94.2亿美元,与历史最高点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24.4%。其中进口量较大的主机产品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精密磨床和特种加工机床等。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编制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通过由工业和信息化组织的专家审查及论证,于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正式对外发布,并开始在全行业组织实施落实。
《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行业现状、面临形势、发展思路、重点产品与技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六大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了机床工具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完成的任务和应实现的目标。
《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
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 有率只有35%,而高档数控系统95%以上依靠进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总体占有率约为30%,其中高档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更低。台湾地区品牌功能部件约占国内市场的50%,其余20%为欧盟、日本等品牌产品。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进口数控系统金额达18.1亿美元,机床附件(含功能部件和夹具)类产品达16.2亿美元。
——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仍有较大差距
以高速、高精、复合、智能等为特征的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虽然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一批共性、基础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也有了新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关键技术,如: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动态综合补偿技术、多轴联动和复合加工技术、智能化技术、高精度直驱技术、可靠性技术等尚需进一步突破,有些重大技术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路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缺乏高新技术支撑。
欧洲扁平材保持平稳长材市场先涨后跌国产五金工具与国外品牌相比差距较大紧固件螺钉拧紧的新境界,热融紧固技术钢材期货:为何叫好不叫座去年炒房的人都跑来炒钢材?亚威向德国买机器人技术 大力发展自动化业务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依然十分脆弱必备知识 螺栓选材指南,让你的DIY项目不再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