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钢铁行业的新常态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双重压力,安钢集团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颠覆性”变革,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日前,安钢集团传来喜讯,7月份,安钢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强化“三炉三机”生产模式管控,克服高温雨季等不利因素,全力增产增效。铁前系统以高炉为中心,突出“稳产、高产、低成本”,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生铁产量创出新高。钢后系统以销售为龙头,大力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抓好产品结构调整、高效市场开拓等工作,全月外销83.4万吨,实现利润3亿元,创下了安钢建厂以来单月盈利的最高纪录,安阳钢铁迎来业绩大涨。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安钢集团的“涅盘重生”,得益于安钢近几年来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打响的生存保卫战。
2012年,安钢首度陷入亏损。2013年,国内钢材价格一度跌至每吨1500元的“白菜价”,安钢曾经的辉煌日子,一去不复返。2014年2月,安钢召开声势浩大的扭亏增盈誓师动员大会,全力抓低成本运行,抓营销体制创新,抓非钢产业发展,抓新兴产业开拓,抓管理系统优化,抓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打响“止血倒逼保生存”攻坚战。
2015年11月4日安钢炼铁厂3号高炉炉长杨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稳定炉况运行,稳定日产量在一万吨左右,降低能源介质的消耗,优化生铁成本,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实现生铁成本在8月份的基础上,硬碰硬再降低85元。”。
作为我省第一座特大型高炉的安钢炼铁厂3号高炉,在当时生铁成本1432元/吨的先进水平基础上,硬碰硬又降低了85元,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和困难重重的钢铁市场形势下, 2015年,安钢生产经营实现总体稳定。
2016年,为适应钢铁去产能和日趋严格的环保管控形势,安钢集团重点以高强钢和汽车用钢品牌创建为突破口,进一步梳理制约提质增效和生产运行的瓶颈问题,加快工艺完善、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将本就属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设备,着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三条精品板材线”,推进产品迈向“中高端”,实现由“普钢”向“优钢”转型。经过全体安钢人的共同努力,一月份大幅减亏,二月份实现止血,三月份盈亏平衡,四月份开始盈利,安钢集团在连续五年的亏损之后,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安钢集团生产管理处处长于银俊2017年1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工作中坚持“精细严实”的理念,强化板块加专题运作,打出转型脱困、提质增效的“组合拳”,铁前、钢后、非钢三大板块齐突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安钢生存保卫战的重大胜利。集团公司全年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1066万吨、1048万吨、1049万吨,实现了销售收入370亿元,实现了利润1.1亿元,一举实现了全年整体利润的重大目标。”
绿色发展是安钢生存的条件。今年安钢集团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又投入近30亿元,启动了烧结机烟气、焦炉烟气、原料场封闭、大型除尘器改造等多个项目,以国内外最高标准抓好环保提升改造,置换生产空间。上半年,受环保管控模式频繁改变影响,安钢2200立方米大高炉停停开开达6次之多。在高炉频繁开停的过程中,安钢确保了停得平稳、开得顺利,在被动局面下,把环保限产带来的冲击减到最小,体现出安钢驾驭现代化大型钢铁装备的水平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安钢加快改革步伐,分四个板块、四条主线、十个专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截至目前,燃气维修改造完成19272户,完成率100%;供电维修改造完成28491户,完成率100%;供水维修改造完成28647户,完成率100%;暖气改造正在加紧施工,8月底可全面完成改为暖气改造涉及21079户,完成率100%;“四供一业”改造效果初步显现。
地脚螺栓的分类有多种贸易摩擦降温:小微出口企业试接新订单压铆螺母标准钢铁国内外价差效应逐步体现本钢14项高新技术改造相继投产全面解析海南马自达汽车涂装线工艺探讨PDM在焊接设备制造企业的应用航天精工承担的某火箭型号用钛合金紧固件试验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