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们不能说只靠市场了。
今年以来,各地中小企业普遍遭“严寒”袭击。对外部环境极为敏感的中小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政府。对此,中央决策层适时调整宏观调控决策,实行“一保一控”宏调方针。而各地亦开始从多个角度来寻求“拯救”中小企业方案。
《第一财经日报》从上海市金融办了解到,上海市相关部门会同中央驻沪监管部门,研究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上海市金融机构和各相关部门亦予以积极回应。试水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表示,上海市目前正在抓紧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通过建立新型信贷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上海市政府正决定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将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辟新的渠道,同时也是上海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鼓励相关金融创新的一个举措。
同时,上海亦在探索组建村镇银行,为农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新的载体。年初,上海市金融办经与渣打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以及崇明县政府沟通、研究,将在上海崇明地区试点村镇银行,从而推动崇明农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明显加强。这既是出于商业利益考量,同时也是时事所趋。大型商业银行一改以往的信贷思维模式,开始与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同争抢中小企业客户。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觉得此乃天赐良机:是切入本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时候了。一位渣打银行人士称:争抢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激烈,“忙得不行,现在是一人当两人在使。”
方星海透露,通过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及区县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得以缓解。
根据上海银监局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客户总计11716户,贷款余额289.56亿元,比年初增加26.78亿元,增长10.19%,小企业贷款增速比全部贷款增速高出1.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50.96亿元,增长21.36%。
总体来看,上海小企业授信户数基本稳定,贷款余额增长较快。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上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制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90%以上融资依赖银行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我们希望能在帮助上海中小企业到中小板上市方面能大有作为。”深圳证券交易所驻上海代表处负责人表示。做强信贷担保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上海市成立了多类政策性担保机构,截至2007年底共担保中小企业贷款项目9502项,担保总金额247亿元。同时,安排担保机构损账补贴资金、中小企业研发基金、小企业开业贷款担保基金、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等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便利。
此外,上海市经委还专门组织1000家中小企业与多家银行、风险投资基金开展交流活动,并与上海市属各大集团公司联合梳理配套企业名录,引导银行信贷进入。其中上海银行自2000年承办的政策性开业贷款,累计发放9721笔,累计发放6.39亿元,目前余额5024笔,3.5亿元;发生坏账2000余笔,上海市?保局全额代偿了4600余万元。
今年5月,上海市金融办、市农委、市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信贷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意见的通知》,设立支农贷款担保专项资金,今年上海市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作为支农贷款担保专项资金,各区县按照市、区县两级财政相应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为了进一步扩大信贷担保范围,上海市经委和市财政局正积极研究扩大现有的财政资金对担保机构损账补贴范围,将商业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纳入补贴范围。
银根紧缩致成本增两成 山东启动万家小企业培育计划李攻每年选择3000家以上小企业,通过信贷支持等措施,将其培育成为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到2010年,山东省希望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万家。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下称“山东中小办”)获悉,由该办与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下称“山东省联社”)联合推出的支持万家小企业培育活动将于今日正式启动。
山东中小办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按照计划,未来3年内,山东省联社将新增300亿元贷款培育万家小企业做大。
“银根紧缩使得山东省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至少提高20%以上。”山东中小办上述相关人士称,“万家小企业培育活动”将使“有前途”的可以以较低的财务成本获得资金支持。
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列为培育对象的小企业为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企业,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节能和产业政策,具有明确的产品和经营方向。
记者了解到,此前,山东中小办和山东省联社已经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支持万家小企业培育活动实施方案》,山东省联社作为培育计划的主要金融支持机构,将为参加此项活动的小企业提供利率优惠,优惠幅度在现行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20%。
此前,根据山东中小办的调查,该省七成以上的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度在加大,融资状况改善的企业不足三成。相关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利率上浮政策,四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25%左右,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上浮50%~100%。
“目前,各市中小企业局(办)已初步确定今年的培育企业名单,各信用社、合作银行已开始与培育企业对接。”目前,首批3000家小企业已经纳入培育库。“山东中小办”上述人士称。困境当前 浙江“减负”中小企业钟闻浙江省启动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服务”、“减负”计划,以助推该省处境尴尬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浙江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下称“纠风办”)、浙江省减轻企业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减负办”)已于近日开展“服务企业百日活动”,两部门称,该省政府部门将从企业最关心、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努力为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帮助该省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树立信心,走出困境。
浙江省纠风办、减负办认为,今年以来,在宏观政策从紧、国际经济波动、要素制约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企业负重前行,困难加大,浙江全省工业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不少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来自浙江省经贸委的数据显示,1~5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
两部门指出,该省“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发展形势严峻”,为此,全省各部门将启动庞大的中小企业“减负”计划:致力于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环境,重点整治依靠部门影响和行业垄断地位向企业乱收费的中介机构;继续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行为,落实各种涉企优惠政策;对设置和收费不规范的道路收费站点进行整顿,减轻企业负担;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部分产品和设备质量检验检测收费标准过高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浙江也将同时启动“服务”计划,广泛开展万所基层站所服务企业活动,包括帮助企业攻坚破难,携手企业共渡难关,协同企业转型发展;加大对企业反映较大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开展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抓典型、抓曝光、抓查处活动,坚决查处违规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案件,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日前表示,浙江政府部门将帮助企业完成“盘整”,从三个方面解决问题,其中就包括“减负”和“服务”——对于政府原先已经规定的收费,在企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缓交,甚至免交;政府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政策不协调的问题,派出大量的干部直接到基层、到企业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服务。
今年7月份,浙江省经贸部门向该省政府提出的扶持企业三大建议中也已暗含“减负”计划,如在财税方面,研究制定一些实质性政策,如对发展前景较好、但目前经营较困难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规费缓缴,调整省和地方财政分成比例等。治疗小企业“抽筋” 重庆试点8种贷款创新产品程维重庆市银监局鼓励试点推广自助可循环贷款等8种新型业务品种或担保方式,来解决目前“从紧”货币政策下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这8种新型业务品种或担保方式分别是推广自助可循环贷款、供应链贷款、商铺经营权质押贷款、花卉苗木抵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保理业务等。
重庆银监局日前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信息未具体提及目前这些试点的运行细节,以及各试点品种的详细推广进展情况。
该局副局长李虎8月15日在“重庆银行业2008年小企业贷款工作会”上称,重庆市将以地方法人金融为本次解决小企业贷款的突破口,引导地方银行更新经营理念,革新体制机制,创新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小企业授信业务。
日前,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曾在该市“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称,今年中小企业融资特别困难,“大的企业开始感到金融资金周转的压力,但中小企业就感觉到非常的困难,可以说大企业刚要开始‘感冒’,小企业有的已经‘抽筋’。”
黄奇帆说:“中小企业一旦发生资金困难,进一步的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中小企业在民间集资,借举高利贷,地下钱庄开始活跃,高利贷的利率有的甚至高达20%、30%,这种状况是不能持续的,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会出现中小企业发展的危机。”
重庆银监局要求该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了解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小企业信贷品种单一、服务不充分的问题,量身定做满足市场需求的小企业产品,特别要注重产品的批量化发展和可推广性。
此外,当地监管机构还寄望通过担保方式创新,如采用循环担保、土地抵押、园区担保、行业协会担保等方式来解决融资链不够完善的问题。并试图推动银行机构加强针对小企业的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经营诊断等专业服务。
3年前,专门为银行业提供管理和运营咨询的重庆市海特财务咨询公司董事长孙健曾在提到当地的银行业经营水平时,对本报记者称,重庆的银行在3年前基本只知道靠利息差获取收益,而与此相关的其他本来该银行做的中间业务基本无人去做。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各类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增长了18.1%,比全国贷款余额增长高4.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为58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7亿元。目前,重庆的贷款余额增速排在全国第三位。
我国民营模具企业正在迅速的崛起干燥剂介绍黄埔海关查获价值2亿元的假冒润滑油案北重集团获“先进单位”表彰模具冷却优化重庆五金产业升级 三年开发新品500有余成都至西安等七项铁路工程开工,总投资过千亿元稀有金属(各种合金的特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