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产业现状堪忧 并购重组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24-03-09 点击:127
当前,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零部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方方面面,部分产品和技术几乎全部为其所垄断。据不完全统计,外商独资及合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在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三元催化器、电动天窗、空调系统、汽车座椅总成、电动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系统和部件方面,基本控制了高达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这些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打造的从技术开发、培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完整体系也已经成型,并开始按照最佳分工和布局整合它们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而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让外资零部件企业加快了其在中国的扩张步伐。
而反观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重复,分散厂点多、规模小,核心技术匮乏,这与国际汽车工业采用的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趋势反差很大,从而也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差异,加之国内“外国的月亮更圆”的传统消费观念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一再紧缩,使得自主品牌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处境艰难。
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有2万多家,占零部件企业总数80%以上,但是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销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20%,90%的产品是低端产品。而在我国整车企业中,美系采购外资品牌零部件的比例是100%,德系和日系采购外资品牌零部件的比例分别是88.9%和89.5%,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采购外资品牌零部件的比例是52.8%。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兴市场,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但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关系的调整,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体系,推动了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从全球目前趋势看,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并购重组更趋活跃。


氯气检测仪的相关知识普及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选择品牌
智能六合一温室气体传感器模组-带交叉干扰算法
气体检测仪工业和家用的区别 不仅仅在于价格
测土配方施肥仪深受农户青睐
化工厂废水处理有难度,要从源头上找问题
食品安全检测仪便携式一体机
二氧化氯气体检测仪(特点、结构、使用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