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毒害性的混合物,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不利影响,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已经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一个重点。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国标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制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hj/t 45-1993)和《空气质量监测中污染物的测定方法》(hj/t 46-1994),两个标准,提出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要求。其中,hj/t 45-1993规定了二氧化硫的分析方法、测量条件、试验程序和分析结果数据的处理等,hj/t 46-1994规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这两项标准明确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要求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的标准。
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又于1997年发布了《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7),根据这一标准,国家规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在这一标准颁布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又发布了《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92-2000),它详细规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技术要求、测量原理和操作要求,其中包括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等,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技术指导。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国家环保总局又在2005年发布了《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05),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并修订了《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92-2005),根据新标准提出的要求,更新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技术要求,提高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目前,国家已正式颁布了《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92-2012),它们对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和检测技术要求做出了更新、更为严格的规定,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标准和技术指南。
针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国标,我们可以回答以下6个问题:
1.历史渊源: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制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hj/t 45-1993)和《空气质量监测中污染物的测定方法》(hj/t 46-1994)。
2.最高限量: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7),根据这一标准,国家规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
3.技术要求:国家环保总局于2000年发布了《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92-2000),它详细规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技术要求、测量原理和操作要求,其中包括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等。
4.检测原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原理主要是根据气体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即测量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值。
5.检测方法: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激光散射法、微量热释电法等。
6.检测仪器: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中,常用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激光散射仪、微量热释电仪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国标已经发展了20多年,国家不断提高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和检测技术要求,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标准和技术指南,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都有哪些tvoc在线监测仪(voc在线监测仪器)知名超市也难逃农残超标问题,如何检验?智能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如何选择一款靠谱的食品安全检测仪气体报警器和声光报警器区别农药检测仪的作用是什么?不同行业都会产生什么VOC检测原理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