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总有机碳(toc)?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toc的测定类似于tod的测定。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在测定过程中水中无机的碳化合物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等也会生成co2,应另行测定予以扣除。
若将水样经0.2mu;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得的碳量即为溶解性有机碳(doc)。toc、doc是较为经常使用的水质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
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6、什么叫水的溶解氧(do)?
溶解于水中的游离氧称为溶解氧(用do表示),常以o2mg/l、ml/l等单位来表示。
天然水中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溶于水中的氧,其溶解量与温度,压力有密切关系。温度升高氧的溶解度下降,压力升高溶解度增高。天然水中溶解氧含量约为8~14mg/l,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氧一般约为6~8mg/l。
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水体遭受到污染的程度。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氧化污染物质需要消耗氧,使水中所含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污染严重时,溶解氧会接近于零,此时厌氧菌便滋长繁殖起来,并发生有机污染物的腐败而发臭。因此,溶解氧也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7、何谓水的电阻率?
在测定水的导电性能时,与水的电阻值大小有关,电阻值大,导电性能差,电阻值小,导电性能就良好。根据欧姆定律,在水温一定的情况下,水的电阻值r大小与电极的垂直截面积f成反比,与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如下式:r=rho;l/f式中:rho;mdash;电阻率,或称比电阻。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欧,代号omega;),或用微欧(mu;omega;),1omega;等于106mu;omega;;电阻率的国际制(si)单位为欧米(omega;bull;m)。如果电极的截面积f做成1cm2,两电极间的距离l为1cm,电阻率的单位为omega;bull;cm时,那么电阻值就等于电阻率值。
水的电阻率的大小,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中离子含量、离子的电荷数以及离子的运动速度有关。因此,纯净的水电阻率很大,超纯水电阻率就更大。水越纯,电阻率越大。
8、什么是水的酸度?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提供h离子与强碱(如naoh、koh等)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总量。这些物质能够放出h,或者经过水解能产生h。水中形成酸度的物质有三部分:(1) 水中存在的强酸能全部离解出h,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等;
(2 )水中存在的弱酸物质,如游离的二氧化碳(co2)、碳酸(h2co3)、硫化氢(h2s)、醋酸(ch3cooh)和各种有机酸等;
(3) 存在的强酸弱碱组成的盐类,如铝、铁、铵等离子与强酸所组成的盐类等。
天然水中,酸度的组成主要是弱酸,也就是碳酸。天然水中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含强酸酸度。水中酸度的测定是用强碱的标准溶液(如0.1mol/l naoh)来滴定水中。如用甲基橙指示剂所测得的酸度是指强酸酸度和强酸弱碱形成盐类的酸度;而用酚酞指示剂所测得的酸度包括了上述三部分酸度,即称为总酸度。
(1) 碱度>硬度(以mol/l计)hco3->(ca2+、mg2+水中的硬度(ca2+、mg2+)都变成为碳酸氢盐,并同时还有na+、k+的碳酸氢盐,但没有非碳酸盐硬度在。此时,碱度减去硬度所得的差值等于na+、k+的碳酸氢盐。这部分多出的na+、k+的碳酸氢盐碱度即所谓过剩碱度亦称为负硬度。
(2) 碱度=硬度(以mol/l计)即hco3-=(ca2+、mg2+)此时只有ca2+、mg2+的硬度及其碳酸氢盐碱度,既无非碳酸盐硬度,亦无na+、k+的碳酸氢盐。
(3) 碱度<硬度(以mol/l计)即hco3-<(ca2+、mg2+)。此时又有两种情况,一是ca2+>hco3-的钙硬水,此时水中有非碳酸盐硬度caso4、mgso4的存在,但没有镁的碳酸盐硬度mg(hco3)2。另一种情况是mg2+>hco3-的镁硬水,水中有镁的碳酸盐硬度mg(hco3)2的存在,但没有钙的非碳酸盐硬度存在,而有镁的非碳酸盐硬度mgso4的存在。但上述两种情况,无论是哪种,水中都有非碳酸盐的硬度存在,而没有na+、k+的碳酸氢盐存在。
10、水中各种碱度的相互关系如何?
水中的碱度是用盐酸中和的方法来测定的。在滴定水的碱度时采用两种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的终点。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滴定的终点为ph8.2~8.4,称为酚酞碱度或p碱度。此时,水中的氢氧化物全部被中和,碳酸盐转化为碳酸氢盐,就是碳酸盐被中和了一半。即p碱度=co32--全部oh-。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滴定的终点ph为4.3~4.5,称为甲基橙碱度或m碱度。此时,水中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全部被中和,所测得的水中各种弱酸盐类的总和,因此又称为总碱度。
即m碱度=全部hco3-全部co32-全部oh-。如果水中单独存在oh-碱度,水的ph>11.0;水中同时存在oh-、co32-时,ph9.4~11.0;如水中只有co32-存在时,ph=9.4;当co32-、hco3-共同存在时,ph8.3~9.4;单一的hco3-存在时,ph=8.3;但ph<8.3时,水中碱度也只有hco3-存在,此时的ph值变化只与hco3-和游离的co2含量有关。
11、什么是水的碱度?水中的碱度有哪几种形式存在?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水中产生碱度的物质主要由碳酸盐产生的碳酸盐碱度和碳酸氢盐产生的碳酸氢盐碱度,以及由氢氧化物存在和强碱弱酸盐水解而产生的氢氧化物碱度。
所以,碱度是表示水中co32-、hco3-、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这些盐类的水溶液都呈碱性,可以用酸来中和。然而,在天然水中,碱度主要是由hco3-的盐类所组成。
可认为:总碱度m=[hco3-]2[co32-][oh-]-[h]当ph值大于7.0时,[h]可略去,故,m=c(bx-)=[hco3-][2co32-][oh-]mol/l形成水中碱度的物质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可以共存,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也可以共存。
然而,碳酸氢盐与氢氧化物不能同时存在,它们在水中能起如下反应:hco3-oh-==co32-h2o由此可见,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可以在水中单独存在,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碱度的组合,所以,水中的碱度有五种形式存在,即:(1)碳酸氢盐碱度hco3-;(2)碳酸盐碱度co32-;(3)氢氧化物碱度oh-;(4)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碱度hco3-co32-;(5)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碱度co32-oh-。
12、硬水对工业生产有什么危害?
硬水作为工业生产用的冷却水,会使换热器结水垢,严重的不仅会阻碍水流通道,使热交换效果大大降低,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甚至被迫停产。结垢还会产生垢下腐蚀,会使换热器穿孔而损坏,不仅物料漏损,而且增加设备投资费用,浪费钢材。
硬水用于洗涤,也往往影响产品质量,如纺织印染会造成织物的斑点,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强度。硬水作为锅炉用水,在锅内加热后,经过蒸发浓缩过程,使锅炉受热面结水垢,而水垢的导热性能极差。水垢的导热性能只有钢材的几百分之一。在锅炉内结垢之后,如果仍要达到无水垢时同样的炉水温度,势必要提高受热面的壁温,例如1.01mpa(10atm)的锅炉,壁温为280℃,当硅酸盐水垢达1mm厚时,要达到同样的炉水温度,壁温要提高到680℃,此时钢板的强度自3.92mpa(40kgf/cm2)降至0.98mpa(10kgf/cm2),严重的会引起爆裂事故。金属温度升高还会使金属伸长,1m长的钢板,每升高100℃,伸长1.2mm,增加材料应力,导致损坏。
此外,结垢之后,使受热面的传热情况变坏,燃烧热也不能很好地传给水,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从而白白浪费燃料,如结有1.5mm厚硫酸盐水垢,就要浪费燃料10%以上,并使锅炉的出力大为降低。结水垢之后,还得经常清洗,不仅影响生产,且而降低锅炉使用寿命,还要耗费人力物力。因此,硬水对工业生产的危害很大,必须根据产品或设备对水质的要求,对硬水进行软化、
济南二手房翻新施工要注意成品保护济南二手房地板砖如何翻新?局部翻新注意事项!学会这些,分分钟拯救你的收纳空间济南二手房装修小户型改造,卫生间如何改成干湿分离济南二手房(旧房)改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老屋装修铺设木地板的方法步骤有哪些老房改造旧瓷砖不砸应该怎么办?应该注意哪些装修陷阱?有这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