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本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地方,然而这个小小的城区却聚集了以吉利控股集团、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台州中能集团、中国永源集团(以下分别简称吉利、吉奥、中能、永源)四家整车生产企业,被业界誉为中国民企造车运动中的“路桥现象”。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路桥造车民企将面临世界范围内汽车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作为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吉利等民营造车企业还有希望生存或发展壮大吗?面对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节,地方政府又该有何作为?记者最近在路桥区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怀疑中成长———
农民还敢捣鼓汽车?许多人都说李书福“疯”了
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是在一片疑问和嘲讽声中诞生的。李书福和他的吉利,一开口就高喊“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在中国汽车工业和车市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李书福创造性地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逐渐站稳了脚跟,创造了6年生产汽车23万辆的造车“神话”。吉利的产销量年平均增幅达117%,占有国内经济型轿车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被评为“中国汽车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进入了中国轿车制造行业“3+6”的主流格局。
吉利人的进取精神,感染了众多的路桥企业家。有人说,如果把吉利比作搅活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一条鲶鱼,那么,这样的鲶鱼在路桥正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目前,路桥的民营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军汽车制造业。
2004年3月18日,两款被冠以吉奥牌的皮卡和suv车在路桥中部工业区新建的台州吉奥汽车城顺利下线。吉奥宣称,要做中国最大的皮卡生产企业。紧接着,名气不大的中能“解放新赛宝”车型悄然投产;永源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推出了城市越野车……
路桥的四家民营企业已撑起了台州的造车军团。
不过,这些民企造车者,与创业初期的吉利一样还是碰到了没有目录、人才奇缺、资金窘迫的难题,人们依旧投来怀疑的目光。
在夹缝中制胜———
从低端与市场空隙切入,这就是路桥企业家的精明
路桥人进军汽车制造业并非蛮干,从选择进入整车的谋略与路径看,他们是有备而来,甚至是独辟蹊径、深思熟虑的。
“汽车市场这么大,总会有生存的缝隙。”作为汽车界的三个新生命,吉奥、中能、永源在产品结构上,避开了投资竞争激烈的轿车行业,而是不约而同地瞄向了门槛较低的经济型汽车、皮卡等汽车行业。
但他们的低价策略背后,是成本的控制。吉奥董事长缪雪中算过,借着台州发达的汽配业和齐全的零部件配套等优势,在台州生产一辆皮卡,成本比河北保定等皮卡生产集中地低5000元左右。
路桥企业家浸淫市场多年,他们开拓市场的眼光是超前的。近年来,我国皮卡市场增幅一直比较平稳,2003年我国皮卡销量也只有12万辆。很多人认为皮卡车是个冷门,但缪雪中特别看好皮卡市场。“在台州,到处都是皮卡,有些村庄每5户人家就有一辆皮卡。随着经济水平的均衡发展,内地和中西部地区也会像浙江一样。”
“现在中国有几十家皮卡生产企业,但在消费者当中,都没有形成绝对的品牌优势。这就是机会。”缪雪中回答。
中能则与东北一家老牌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利用国有老厂的雄厚资源,减少了技术、人才、目录等方面的烦恼。
永源董事长王怀义信心十足的说,以往永源主营摩托车时出口做得很好,2003年出口给公司带来了1300多万美元的收入。因此,他们希望借良好的国外销售网络,将永源生产的汽车打入国际市场。
李书福说,国际汽车巨头瞄准了中国的汽车市场,民族汽车工业也要打出去。吉利2004年就有5000多辆汽车销往世界各地,这表明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是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的。
汽车业界人士分析认为,面对国内外汽车巨头的挤压,路桥的整车企业始终有保持价格竞争优势的信心。截至2004年7月份,台州市为吉利、吉奥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分别仅为75家和59家,本地配套率不足30%。而提高本地配套率,就意味着还有降价的空间。
在逆境中突围———
一出生便面临车市的低迷,他们还会坚持当初的誓言吗
2004年车市从4月开始持续低迷,库存增加,而随着可选择车型的增多,消费者对所购车辆品牌、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面对高速增长后的生产调整期,民营造车企业会因此崩盘吗?
“人家觉得市场‘疲软’的时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蓄势的时间。我们可以借这段时间开发销售网络,等到市场回升的时候,网点也铺设得差不多了。”据缪雪中介绍,目前吉奥已发展了一级销售商一百来家,维修服务网点近一百家,自2004年8月份进入市场以来,已销售皮卡车2000多辆。
中能董事长陈华能透露,针对2004年的行情,中能调整了生产重心,今后将侧重于混凝土运输车、运钞车等专用车的开发。
吉利一方面加大与国外汽车集团的合作力度,接轨国际高端研发技术,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发投入,加快推出新品频率。2004年下半年就有四款新品下线,这表明路桥整车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现在汽车产业门槛提高了,企业需要巨额资金支撑,路桥企业家哪来这么多钱?业内人士认为,路桥整车企业,开的是庞大的“联合公司”,在他们的身后是台州一大批实力厚实的民营企业家。更何况,像吉利的融资触角不仅活跃于台州,同时也伸向国内外资本市场。
描绘造车蓝图———
把握大势让战略决策更理性,科学规划让产业引导更有力
台州市委书记、经济学博士蔡奇说,汽车产业与配套产业的产值比为1∶9,由此带来的产业拉动效应很大,而台州又有着发展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目前,蔡奇还担任台州市汽车产业领导小组组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台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日趋完善,配套体系门类齐全。统计显示,台州市已拥有零部件生产企业3000余家,年产值超120亿元。
随着吉利的日益壮大和吉奥等异军突起,台州人对汽车产业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希望它能成为“台州的骄傲”。很多配套企业摩拳擦掌,纷纷奔赴各地招商引资,争取在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竞争战中分得一杯羹。
在这种背景下,台州市、路桥区两级政府的战略决策应时而动。
“将路桥建设成我国经济型汽车之都”,2003年,台州市、路桥区决策层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汇聚各方才智,提出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构想得到台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台州着力培育的制造业十大基地之首。
路桥区委书记陈惠良告诉记者,战略决策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了从汽车研发、营销,到汽车生产,到汽车展示、汽车物流、汽车文化整个产业链。其目的是要将路桥汽车产业发展成为能够在全国产业分工中拥有较大份额、具有持久发展力和竞争力的重点产业。
另据路桥区工业经济局透露,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已基本酝酿成熟。
专家预计,与吉利、吉奥配套的企业在两年内将发展至300家左右,届时80%的汽车零部件将实现“台州制造”,对区域经济增量产生的影响将以数百亿计。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回暖可期加拿大对华大口径碳钢管作出双反初裁接线端子欧式标准发动机螺栓故障问题导致宝马在华召回汽车永康城南将崛起一座“五金硅谷”传进口铁矿石临时定价涨40%国内钢价谨慎拉涨台阶焊接螺母是什么?与六角螺母有何区别?台州市质监局:中小电机、电线电缆等61批次产品抽查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