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困境逼中国钢铁业结构强身

发布时间:2025-07-05 点击:8
业内人士把2005年称之为钢铁业的寒流。对即将到来的2006年,中国的钢铁业是否能突破重围走出困境呢?
2005年11月15日,在由北京兰格钢铁信息咨询公司以及兰格钢铁网、中国物流技术协会金属信息委员会主办的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05年年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会长吴溪淳语出惊人,2006年中国钢铁市场仍会保持今年的价格走势,但部分钢材价格会有所回升。吴溪淳认为,中国钢铁市场并不是需求不足,问题是供给过剩。最近国内媒体总在讲中国钢铁市场供需平衡,纯粹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如果钢铁供需平衡了,我就要问了,为什么钢材价格还会下跌?
吴溪淳认为,2006年中国钢铁市场走势有两个变化,一个是再也不是生产多少钢都可以被市场消化,今后几年中国将有相当数量的新增长能力发挥不了作用。今年年底中国的钢铁企业里面大体上有10个企业具备了一千万吨钢的能力,但可以生产多少不取决于人,而取决于市场。从整体来看,国内外钢材市场不确定因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从而就增加了对市场变化做出准确判断的难度。因此当前在经营上要把规避风险放在第一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杨建龙则表示:现在投资钢铁业是恰逢其时。他认为,影响钢铁业的因素尽管有许多,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市场和内需上,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铁路、轻轨、集装箱、轮船、机械、建筑等制造业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投资领域,目前的十一五投资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准备状态。钢铁行业的回升不会错过2006年。钢铁产业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已经可以看到希望和增长前景。
杨建龙认为,从现在开始到今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钢铁工业的需求压力会增大,当然也应当注意客观性和严峻性,这里面既有市场回落的原因,也有能源原材料成本的原因。但钢铁部分产品已跌入谷底,受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价格走势会有所上扬,在这个时期是钢铁行业竞争加剧和优胜劣汰的过程,这是钢铁行业结构健康发展的关键。
杨建龙也认为,因为今后中国钢铁市场的需求还在国内,所以国内钢铁结构市场调整是关键。只要有进口的领域肯定就有结构调整的机会,如果有进口就表明这个地方还在短缺,表明我们还需要发展。说到进口就要说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装备工业的技术提升,这是决定整个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的关键和核心。


钢价回升支撑行业回暖 钢价拉涨超预期
冲压连续模四大维护要领
脚手架发展历史和脚手架趋势
钢材企业避险新策“跨过联姻”
我国模具标准件工业的三大发展方向
长安五金模具:联盟标准数量居市首位
航天打造特种消防设备 试验“导弹灭火”
奥氏体不锈钢线材工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