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今年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继续下降,当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97万辆和166.45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8.4%和3%。今年1至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18.24万辆和1501.72万辆,产销量均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一些车企产销量下降较大。
近两年我国汽车销量进入低速增长期,产能过剩状况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东盟国家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相关专家建议我国在低成本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拓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
我国汽车业进入低速增长期。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进入低速增长期,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可能是0增长。”前不久在广西柳州召开的中国——东盟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说。
“巨大的能源、环保压力,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黄永和说。
与中国相比,“东盟国家拥有超过6亿人口,而每千人的汽车用量只有44台,远低于国际水平,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东盟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上,马来西亚汽车总会会长许综文说。
许综文称,研究表明,当人均年收入在突破3000美元以上时,汽车拥有量将成倍增长,而东盟不少国家正在迈过这一收入水平,未来市场前景很大。
“近年来,东盟10国汽车销量维持在350万辆左右,据有关机构预测,2018年前后东盟将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届时东盟汽车销售总量有望达到470万辆的规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海峰说。
新能源车或是合作机会。
“泰国推出了生态汽车计划,对于能达到节能环保标准的汽车厂商,可以获得免征8年企业所得税、免除机械进口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亚哈雅介绍,东盟国家高度关注节能环保汽车的生产,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都推出了激励政策,鼓励国外厂家投资生产节能环保汽车。
许综文表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都出台了鼓励低成本绿色汽车的政策,制造低成本绿色汽车的企业可免收多项税收,中国企业可以与东盟国家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加强合作。
方海峰说,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东盟各国的生态及生活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天然资源消耗等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潜在危机,因此东盟主要汽车生产消费国均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汽车,这些国家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措施。他认为,东盟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微型乘用车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相关鼓励政策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日趋成熟,许综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具备了与其他国家竞争的实力。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玉主认为,目前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发展:一是中国汽车品牌接受度、特别是以前中国摩托车进入东盟市场留下的坏印象,给中国汽车在东盟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二是一些东盟国家限制外国投资者对某些行业进行投资,例如越南规定除汽车产品全部外销的投资项目外,不再批准新的汽车组装外商投资项目,客车则只能采购本国生产的公交车;三是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出现关系紧张,自然也影响到我国与这些国家的汽车产业合作;四是一些非关税壁垒也是影响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东盟国家消费者希望汽车的价格便宜,但更重要的是质量和安全。对于中国汽车产品来说,之前的摩托车由于质量差,品牌形象已经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坍塌了。要重塑形象,需要一个过程。”亚哈雅·艾哈迈德说。新能源车或是合作机会
“泰国推出了生态汽车计划,对于能达到节能环保标准的汽车厂商,可以获得免征8年企业所得税、免除机械进口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亚哈雅介绍,东盟国家高度关注节能环保汽车的生产,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都推出了激励政策,鼓励国外厂家投资生产节能环保汽车。
许综文表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都出台了鼓励低成本绿色汽车的政策,制造低成本绿色汽车的企业可免收多项税收,中国企业可以与东盟国家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加强合作。
方海峰说,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东盟各国的生态及生活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天然资源消耗等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潜在危机,因此东盟主要汽车生产消费国均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汽车,这些国家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措施。他认为,东盟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微型乘用车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相关鼓励政策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日趋成熟,许综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具备了与其他国家竞争的实力。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玉主认为,目前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发展:一是中国汽车品牌接受度、特别是以前中国摩托车进入东盟市场留下的坏印象,给中国汽车在东盟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二是一些东盟国家限制外国投资者对某些行业进行投资,例如越南规定除汽车产品全部外销的投资项目外,不再批准新的汽车组装外商投资项目,客车则只能采购本国生产的公交车;三是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出现关系紧张,自然也影响到我国与这些国家的汽车产业合作;四是一些非关税壁垒也是影响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东盟国家消费者希望汽车的价格便宜,但更重要的是质量和安全。对于中国汽车产品来说,之前的摩托车由于质量差,品牌形象已经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坍塌了。要重塑形象,需要一个过程。”亚哈雅·艾哈迈德说。
几大类型不锈钢丝的选材原则友情提示在低温状态下如何对设备进行保养全球五金工模具市场发展分析邯郸5家标准件被查 非法重污染机床再制造业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美国媒体:中国出口贸易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原料价格偏高让台湾紧固件面前所未有的压力焊接技术的提高有助于我国机床产业的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