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业创新发展中的困惑

发布时间:2025-03-16 点击:33
近年来随着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也是日益繁荣。汽车产业是集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各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又是汽车业的基础产业,汽车零部件的创新和发展对汽车业影响十分重大。但是,当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
1.对技术创新的错误认识
技术创新是企业追求更高比较效益的市场行为。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片面认为技术创新是要买进先进的“高、精、尖”技术设备,结果导致与本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不相匹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忽视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是认为技术创新就是要引进技术能人,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群体和优秀管理者的作用;
三是认为技术创新是属于大企业、核心企业的任务,中小汽配企业只需要按照相关图纸加丁即可,忽略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四是技术创新仅限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毋庸置疑,这些认识误区,将严重阻碍我国零配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热情、投入和努力。
2.汽配行业的技术创新基础薄弱
数据显示,在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69%和78%。
显然,我国汽配行业的技术创新基础依然薄弱,原因在于:一是跨国汽车集团通过知识产权、技术专利、集团内采购、配套资格审查等手段牢牢掌握了合资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并攫取了绝大部分利润,“市场换技术”的设想没有实现,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依然缺乏。二是“重整车、轻零件”的发展观念造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失衡,汽车产销量的迅猛提升,并没有带来我国汽配行业的技术升级,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基础研究能力的薄弱,导致汽车产业的制造工艺、试验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落后,也致使我国汽配行业的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电子化发展迟缓。
3.汽车零配件的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汽配行业依然还没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局面。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垂直化分工体系中,我国汽车零配件产品多集中于铸造件、压铸件、塑料件等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而在发动机、汽车电子等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方面几乎是空白。
4.汽车零配件技术创新的人才供给不足
据统计,我国汽配行业研发人员占总职1二的比例为2.5%,而外资企业则在10%以上。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我同汽车专业方面的教育体系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无法提供合格的技术专业人才;
二是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管理水平、薪资待遇、技术研发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本土零配件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
三是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无法对技术研发人员进行足够的知识、技能培训,导致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提高缓慢。因此。当前我国汽车零配件技术创新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
据统计,外资企业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灵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已占据市场份额的90%以上。以汽车电子系统为例,电子系统在普通轿车的总成本中已达30%,在高级豪华轿车中则超过70%。显然.当前我国汽车零配件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所获取的产品利润也很低。


美国口岸进口如何报关
汽车拆解拥抱互联网 缔造万亿零部件制造市场
马来西亚对华冷轧卷进行立案调查
化学复合镀PTFE在陶瓷模具上的应用
活节螺栓的领域应用范围广泛
高强度螺栓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
低真空变压热处理工作原理
模具标准件企业须抓好质量面对严峻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