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钢贸商期待钢厂的经营机制改革,厂商合作、合资,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双赢。
钢贸商期待与钢厂共拓市场实现双赢
传统机制的弊端
早前,一些大中型钢铁生产厂家以追求销量为主,先发货、后付款现象普遍存在,对经营管理不那么重视,导致坏账增多,许多钢厂陷入了“三角债”的泥潭,不能自拔。当时,国家相关部门要求钢厂全面清理“三角债”,必须款到发货,没有订单不生产,款不到货不发。
之后,钢厂逐渐改善经营模式,加大直销、直供力度,不少钢厂纷纷建立销售公司或营销部,同时在各地设点。在价格上,钢厂也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定价机制,有的专门成立价格委员会专门讨论和制定价格政策,有的一月一定价,有的一旬一定价,甚至一周一定价,使价格尽可能贴近市场。
钢厂的直销、直供,使“三角债”的局面得以扭转,这是钢厂经营机制改革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在这一时期,有的钢厂开始推出了钢材代理制,吸引一批钢贸商作为钢厂的代理协议户,以开拓产品的销售渠道。不少钢厂还给予钢材代理商种种优惠政策,比如价格追溯制,遇到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时候,对代理商原先订货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格平均涨幅进行追涨;当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时候,同样按照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幅度,给予代理商补差,以减少因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的代理商经济损失。
钢厂的这种钢材代理制营销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钢厂与钢贸商之间没有真正实现共赢,在钢材定价、订货品种规格和发货时间上,钢贸商处于被动。有时,钢贸商明知亏本经营也得订货,否则会被取消代理户资质。
这种钢材代理制显然没有体现厂商双赢,有时会严重挫伤钢贸商的积极性,一度导致不少钢贸商退出钢厂的代理制,不再向钢厂订货,或者大幅减少订货量。
钢贸商与钢厂携手
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材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钢厂须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广大钢贸商也希望钢厂改革经营模式。
钢贸商支持钢厂对专用钢材进行直销、直供,同时希望钢厂与钢贸商一起,通过合作或合资,共同进行直销,开拓终端市场。钢贸商在销售中拥有众多渠道,对下游终端用户比较熟悉,比如用户对钢材品种、规格、材质等方面的需求,以及用户的货款支付方式等。因此,钢厂与钢贸商携手开拓终端市场,能够取得实效。
现在有的钢厂已经进行了这种尝试。他们从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出发,采用厂商合作、合资等多种形式,加大直销、直供力度。例如,华东地区有家钢厂与钢贸商合作,在广州、扬州、金华等地开拓中厚板市场,取得了较好效果。
钢厂应支持钢贸商开拓终端市场,如在技术、产品研发、排产、订货等方面给予钢贸商帮助,减少自己的产品过多地放在中间库存,这有利于钢厂改变先生产、再销售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
钢厂要对钢贸流通领域的“蓄水池”功能有新的认识。因为钢材价格持续倒挂,钢贸商不敢贸然囤货建仓,钢材的社会库存必然减少。“蓄水池”的功能如何发展?“蓄水池”保持多少库存量?这都要仔细研究。如果“蓄水池”功能太强了,“蓄水池”里放的钢材太多,半年、一年都消化不了,钢材生锈,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拖垮钢贸商。由此,建议钢厂创新经营模式可以保持适度的库存量,满足钢贸商和终端用户的需求。如今钢贸商向钢厂订货数量少了,钢厂不能及时排产,通常必须达到2000吨~3000吨的订货量才能排产。
钢厂改革经营模式,有助于钢铁行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客观上起到限产的效果,从而使钢厂调结构、限产进入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助于国内钢材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这是广大钢贸商所企盼的。
为什么要参加美国紧固件展?实佳机床制造项目在鄂州动工浅谈!企业管理定律八大项四个因素:五金工具产品出口稳步回暖以下是螺母尺寸规格的GB标准自攻螺丝钉与钻尾螺丝的区别及特殊螺丝维护注意事项铆接机工作原理及特性全自动攻丝机攻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