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科学岛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向法国提供west首套离子回旋天线,成为我国向法国出口聚变工程技术的“首例”。
在合肥,中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科大、中国电科38所、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一大批高校与科研机构在不断奋进的过程中收获着丰硕的成果,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寻找合肥创新密钥”,深度展现合肥科技创新成功的秘密与魅力。
4月25日,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向法国提供聚变实验装置——west首套离子回旋天线,这是我国首次向法国出口聚变工程技术,也是我国首次向国际输出达到核标准级(国际业界最高标准)的核聚变关键部件。
对于“人造小太阳”团队而言,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向等离子体所赠送飞轮发电机,开启了中国托卡马克(也即“人造小太阳”)的运行,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增强,等离子体所实现了向法方提供聚变设备的“转变”,从国际前沿技术的“跟随者”变为“引领者”。
2.3吨不锈钢切割出2000多个零部件。
昨日上午,在等离子体所,银白色的离子回旋天线静静地躺在展示台上,交接仪式结束之后,它将乘坐飞机飞往法国,成为法国聚变实验装置west的一部分,参与法国托卡马克装置west的实验研究。
中法联合实验室主任jean-michel bernard介绍,早在2013年等离子体所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聚变研究所签署成立联合实验室的时候,法方就已经决定,将由合肥来加工法方聚变装置上的三套天线。昨日交付的首套天线,达到法国核电标准和欧盟焊缝标准,实现了近30个小时数十次从常温到250摄氏度循环测试无泄漏。
“2.3吨不锈钢,2000多个部件依次经过切割、制造、钻孔、焊接、机械控制、泄漏测试。”jean-michel bernard用详细的数字介绍了这款“超级天线”。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始“描绘蓝图”。
昨日上午,合肥市科技局局长程振革与万宝年等,都提到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据悉,今年3月中科研合肥物质研究院发起合肥综合性国家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表示,合肥已经积聚了建设国家科学中心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拥有包括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世界先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在量子科学、核聚变、智能语音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包括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中电科集团第38研究所在内的各类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近百家,具备雄厚的科教水平和技术研发实力;此外,还有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优越的创新改革环境、丰富的高层次人才,等等。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先进制造六大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预计中心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2030年成为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欧盟反倾销税一般税率高达87%锯条表面处理技术需求上升使业绩增长 机械设备板块有望率先走出低谷今年我国机械行业需要总量有望维持中速平稳增长钢材出口增速难解行业之忧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下挫逾百点 跌破6.91关口切削技术建筑紧固件和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