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聚焦金融危机等三大议题

发布时间:2024-06-07 点击:105
前来出席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昨日中午抵达南京。据外交部消息,巴罗佐是从北京转机抵达南京的。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将于当日晚些时候抵达南京。经中欧双方商定,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于今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与赖因费尔特和巴罗佐共同主持本次会晤。作为中欧双方最高层次的政治对话机制,本次会晤将重点讨论中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议题。
■双方关系 中欧关系要增强战略性稳定性 扩大在重大问题上的共识 据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在南京会见了来华出席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温家宝说,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欧关系要增强战略性、全面性和稳定性。增强战略性就是扩大双方在重大问题上的共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增强全面性就是加强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增强稳定性就是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确保双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持续向前发展。中国高度重视对欧关系,欢迎欧洲一体化不断取得进展,认为一个强大、联合、繁荣的欧洲对世界有利。中方愿与欧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引领作用,推动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巴罗佐表示,《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机构进行改革,内外协调能力加强,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这有利于欧中关系的发展。欧盟高度重视中国,将一如既往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拓展共同利益,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欧盟委员会愿同中方保持业已存在的良好合作关系,坚定致力于推动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全球连线中欧关系曾陷入低谷,但中国对欧洲的重视没变 最主要推动力是经贸 据悉在中欧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即将举行之即,新华社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国、比利时和美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他们对中欧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各抒己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虽然去年中欧关系曾陷入低谷,但中国对欧洲的重视程度没有改变,中欧关系一直处于正常的轨道。推动中欧关系最主要的动力是经贸,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出口市场。今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和欧洲都在努力恢复经济增长、摆脱金融危机,这使得中欧关系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此外,合作应对全球挑战也成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新动力源。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部主任荷尔斯拉格: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地证明中欧合作是必然的。欧盟开始懂得,它处理与别国关系时不能再靠说教。它可以与别的国家分享经验,但不能强加条件,否则只会受挫。去年的波折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双方的相互期待变得更加现实。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肯尼思·利伯索尔(李侃如):美国与欧盟在对华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观点,但我并不认为欧中之间的互动会妨碍美国的全球战略。在对华军售方面,美欧之间并没有一种协调机制,虽然我们会就包括涉华问题在内的一些国际问题与欧盟进行磋商。


紧固件的成功源于“专”
钢铁政策拉低铁矿石进口增幅
台湾对加拿大碳钢焊接管反倾销提4起WTO争端
国内首台巨型数控机床在华中自控诞生
紧固件知识:键与销的连接及画法
锻件与铸件超声波探伤应用举例
机床产业改革创新才是关键路径
如何提高拉丝模具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