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磷化技术手册【客户端】--酸洗工程

发布时间:2024-05-22 点击:96
1》酸洗的目的 金属的表面经腐蚀生锈或热处理,会残留附着的锈斑(feo)或氧化皮(fe2o3、fe3o4)。这些锈斑、氧化皮将会对磷化处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即无法生成磷化膜。因此酸洗的目的即是将金属表面的锈斑、氧化皮等除去,以得到清净的表面,使利于磷化皮膜处理的顺利进行。 2》酸洗的反应机构 一般钢铁常用的酸洗液有盐酸与硫酸;不锈钢使用硝酸与氢氟酸等的混合酸;铝及其合金使用稀薄的硝酸为活化性;锌及其合金则不能使用任何酸洗手段。以下仅以盐酸为例: fe+2hcl→fecl2+h2 feo+2hcl →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0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由上式表示钢铁锈斑及氧化皮与盐酸的反应方式,主要为素材的基地(fe)与锈斑(feo)较容易被溶解。 脱氧化膜为酸液通过氧化膜的裂缝层进行渗透,对钢铁直接侵蚀,产生局部电池,藉由产生之氢气形成机械式的剥离作用。 盐酸浓度与脱氧化膜的反应机构: 1)浓度 5~10%─────氧化膜剥离作用 2)浓度10~15%─────氧化膜剥离作用及基地侵蚀 3)浓度15~20%─────基地侵蚀作用 4)浓度20% 以上─────基地大量被侵蚀 3》盐酸与硫酸 盐酸──去锈能力几乎与浓度成正比,但如果浓度高达20%以上时,基地的溶解速度比氧化膜的溶解速度要大得多。因此涂装工程上很少使用浓盐酸,大部分运用在拉拔工程上。在浓度、温度相同时,盐酸的侵蚀速率比硫酸快1.5~2倍。挥发性大(尤其是加热时),容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故多数为室温下进行操作。 硫酸──室温下,硫酸溶液对金属的溶解能力较弱,提高浓度也不能显着提高其侵蚀能力,且其浓度达到40%以上时,对氧化皮几乎不溶解。提高温度,可以大大提高硫酸的侵蚀能力,因其不易挥发,适合加热操作。热硫酸对钢铁基地的侵蚀能力较强,对氧化皮有较大的剥离作用,但温度也不能过高,过高时容易腐蚀钢铁基地,一般温度控制在50~60℃,不超过75℃。


解析模具分型面选取注意事项
化学沉镀镍工艺方法
信阳牵手航天精工建设高端紧固件产业化基地
今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将扩大12%
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分析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简介
无人洗车机的市场前景
港珠澳大桥建设 五金紧固件品质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