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落的过程。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过程,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中国的五金产业集群多数处于从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受外部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因而非常需要政府在把握其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扶持。概括地讲,中国的五金产业集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快速的发展,会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当前较为突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五金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逐步扩大
产业集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高成长性,大部分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增长能力,由于全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产业集群的成长速度更为突出。例如,“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五金产业集群2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85-2004年,小榄镇五金产业总产值从4525万元增长到173.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6.8%;企业数从47家增长到3079家,年平均增长率达24.6%;从业人员从4552人增长到82456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6.5%。绍兴嵊州领带产业集群总产值从1985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2%;企业数从7家增长到162家,年平均增长率达18%;从业人员从4383人增长到20147人,年平均增长率达8.4%。尽管不可能一一列举所有产业集群的增长率,但由于产业集群的高成长能力,其规模扩大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新的五金产业集群不断涌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五金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在原有产业集群不断成熟的同时,分工不断细化,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集群。
例如广东东莞以it产品制造为主,逐步分化形成五金、塑胶、模具多个专业集群,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并形成一个综合it产业集群。同时,地方某一产业集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的现象也非常多见。例如浙江省多个服装产业集群拉动台州服装机械产业集群;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等等。此外,广大中西部地区借鉴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验,也正朝产业集群方向努力发展。
区域品牌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方向
产业集群能够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产业集群内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群体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又逐渐升级与壮大,最终形成强大的区域品牌,目前品牌已经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和重要竞争手段。
在广东,随着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现已形成了“美的”、“容声”、“万家乐”、“格兰仕”等全国驰名商标,浙江省的大力工具、杰杰工具等著名品牌也都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产生的。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沙五金”集体品牌获批,为佛山五金注入了一副强心剂,极大促进了地区产业发展。
主导优势企业持续成长
近年来,市场争夺越来越激烈,五金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经受了国内外竞争的洗礼,部分优秀企业从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产业集群的主导企业。
以浙江为例,杭州产业集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巨星科技等多家大规模企业集团,而且许多企业都在进行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通行规则运作的探索。温州五金产业集群则形成形成众多中小型企业为辅助的卫星“增长极”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台州塑料产业集群的企业规模日益扩张,2%的骨干企业占了集群内40%左右的销售额。广东顺德、惠州等地的产业集群中,诸多家电企业更是发展成为产业巨头,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呈现逐步升级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构升级已成为五金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五金产业集群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提高竞争能力。按照市场化原则,海宁建立了产业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行业信息中心等促进产业发展的配套功能机构;同时依托专业区,积极创建技术工人培训基地,提高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方向演化,高科技产业集群的雏形初步显现,这将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改善产业集群的总体结构状况。
薪酬低加薪难 九成职场人不快乐3.12期货早报:唐山环保再度加强,预计期螺续涨中国润滑油市场将迎来由量到质的全新突破外媒热议中国诉欧盟紧固件反倾销措施争端案模具的发展能促使工业水平的提高下半年国际钢铁市场走向未明商务部采取多措施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前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推进钒钛机械制造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