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床的再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

发布时间:2024-05-19 点击:99
机床再制造,是将有再制造价值的废旧机床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修复和升级,使再制造以后的机床产品技术性能不亚于新品。在一些发达国家,机床再制造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目前,我国新机床产品开发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在高端数控机床的一些核心制造领域也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但是,机床再制造的发展步伐却十分缓慢,与我国机床工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2009年12月,工信部公布首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其中包括5家机床再制造试点企业。2010年5月,发改委、科技部等11部门将机床等列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旧机床数量很大,翻新机床节省能源有着巨大的市场。机床再制造将形成一个新的机床产业链。据相关报道称,目前我国的机械铸造产业绿色制造产业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再制造领域,有些问题还十分突出。 
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机床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曹华军教授认为,机床铸造应从机床后市场的范畴进行考虑和分析,纳入到“机床销售-维护-再制造”这样一个完整链条中,将其作为机床的后市场。 
相关人士分析,机床在被淘汰或进入报废期之后,完全可以通过再制造创造新的价值,创造一种后市场服务,并形成较大的利润空间。目前形成的汽车后市场,规模庞大,机制完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值得机床铸造行业借鉴。
作为世界上机床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机床保有量达到800万台左右,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占50%左右。在未来5-10年,这些机床都可能形成相当规模可循环利用的再制造潜在资源。


倾力打造中国五金高端品质展会 彰显武义精品制造魅力
工程机械行业齐顺应国际趋势 共谋“大”发展
国家973项目组就零部件再制造工作前往重汽调研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模具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很重要
开放式创新的风险管理对策
国内模具发展迅速看好智能模具前景
土耳其代理商访问中联并采购机械设备
光大期货:下半年钢材难有大的单边行情 区间在3400-38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