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玫实习生张臆梅)上海宝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崔健在论坛上介绍了上海宝钢的全球化战略,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应该积极解决上游面临的瓶颈问题,拓展国际市场、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崔健谈到,作为首批中国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的宝钢集团,从创立之初,就坚持每年向国际市场出口10%-15%的钢产品,出口方向主要是东南亚和美国。现在宝钢国际化战略登上了新台阶,开始逐渐向外输出技术,从单个技术出口向成套技术输出发展。
目前中国钢材企业面临着一些发展的瓶颈,尤以上游原料、铁矿和运输以及技术创新等瓶颈最为严峻。其次,中国的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高档板材产品缺乏等。崔健认为,中国钢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新发展,首先要以本土为主战场,这是国际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只有积累了经验,才能有资格、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另外,走国际化路线还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总之,在资源配置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从资源、市场还是技术层面考虑,中国钢铁企业最终都要走出去,都需在国际化战略中创造新的利润点。
英国成就“德国制造”紧固件行业低价竞争恶性循环进行中M16螺栓的扭矩值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要求我国模具实力已强,专业化助其稳定发展硬质合金材料增多 木工刀具走向新台阶国际市场环境对工程机械销售数据的影响带榫螺栓上半年5家钢铁公司净利润翻番